晨光透过比弗利山庄别墅的纱帘,在早餐盘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唐·本杰明坐在餐厅的原木桌前,面前摆着份简单的早餐:全麦吐司烤得外焦里软,抹着薄薄一层牛油果泥,上面铺着几片烟熏三文鱼;白瓷碗里是希腊酸奶,堆着蓝莓和树莓,撒了把南瓜籽;手边的玻璃杯里,冷萃咖啡泛着深褐色的光泽,冰块碰撞发出清脆的响。
他拿起吐司咬了一口,牛油果的绵密混着三文鱼的咸鲜,在嘴里慢慢化开。没有了王师傅精心熬制的滋补汤羹,这样简单的早餐反而让他觉得清爽——就像今天要面对的事,该剥去所有繁复的包装,直击核心了。
墙上的挂钟指向八点半时,唐·本杰明拿起手机,拨通了岩崎三司的号码。电话接通的瞬间,传来对方略带急促的呼吸声,像是刚结束晨练。
“岩崎君,”他的声音平静无波,“九点半,来贞观集团总部——就是原来的翡翠楼。到了楼下,会有保镖指引你上来。”
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随即传来岩崎三司沉稳的回应:“明白,我准时到。”
挂了电话,唐·本杰明起身拿过西装外套。卡特和杰森已经候在门口,两人都穿着黑色西装,耳麦线藏在衣领里,眼神警惕地扫过院墙外的暗哨——汤姆安排的人换了岗,新面孔正用望远镜观察着别墅的动静。
“车备好了。”卡特拉开迈巴赫的车门,“杰森查过,岩崎的车队会从圣莫尼卡大道过来,带了四个保镖,都是我们止水的人。”
唐·本杰明点头上车。真皮座椅还带着清晨的凉意,他调整了下坐姿,看着车窗外掠过的棕榈树。翡翠楼的玻璃幕墙在阳光下闪着冷光,像块巨大的绿宝石,而33楼的会客室,将是今天棋局的关键落子点。
车子驶入翡翠楼的地下车库时,杰森留下来等候岩崎的车队,卡特则陪同唐·本杰明走进专属电梯。虹膜扫描器发出轻微的“嘀”声,电梯门缓缓合上,上升时几乎感觉不到震动。显示屏上的数字迅速到了33,只用了不到40秒。
33楼的走廊铺着浅灰色羊毛地毯,踩上去悄无声息。两侧的墙壁挂着几幅泼墨山水画,远山如黛,近水含烟,与窗外的现代都市形成奇妙的对比。会客室的门是哑光不锈钢材质,推开时没有任何声响,扑面而来的是淡淡的雪松香氛。
这间会客室堪称顶级安防与极简美学的结合体。整面墙的落地窗采用六层复合防弹玻璃,厚度达五厘米,据说能抵御巴雷特狙击步枪的直射;玻璃外贴着一层单向透视膜,从里面能清晰看到洛杉矶的城市天际线,从外面却只能看到一片深蓝的反光;天花板上隐藏着八个高清摄像头,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监控;墙角的通风口装着毒气过滤系统,连空气中的湿度都被精确控制在45%。
最显眼的是房间中央的会客桌,用整块巴西黑檀木切割而成,桌面光滑如镜,倒映着顶灯的光晕。桌旁摆着六把意大利真皮沙发椅,扶手处的金属装饰泛着哑光,低调却透着昂贵。唐·本杰明在主位坐下,指尖划过冰凉的桌面——这里,将决定未来美洲能源布局的走向。
卡特守在门口,背对着房间,耳麦里传来杰森的汇报:“岩崎三司到了,刚过18楼的安检门,止水的保镖留在18楼休息室了。”
大约五分钟后,走廊里传来轻微的脚步声。秘书林薇推开会客室的门,引着岩崎三司走进来——他今天穿了件深灰色西装,领带是暗纹的藏青色,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微笑,丝毫看不出紧张。
“唐。”岩崎三司微微颔首,目光快速扫过会客室的布局,最终落在那面巨大的落地窗上,“这里的视野,比东京的绝大部分集团公司总部都还好。”
“坐。”唐·本杰明示意他在对面坐下。秘书端来茶具,紫砂壶里的龙井正冒着热气,她熟练地洗茶、冲泡,动作行云流水,将一盏碧绿色的茶汤放在岩崎面前,便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
房间里只剩下两人的呼吸声,窗外的直升机掠过天际,在防弹玻璃上投下短暂的阴影。唐·本杰明端起咖啡杯,看着褐色的液体在杯中轻轻晃动:“怎么样,岩崎君?我想,你来找我,一定是考虑好了。”
岩崎三司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拿起茶杯,用杯盖轻轻撇去浮沫,浅啜了一口。茶汤的清香在空气中散开,他放下茶杯时,指尖在杯沿轻轻敲击着,像是在组织语言。
“三菱集团的水,比你想象的深。”他忽然开口,声音低沉了几分,“现在里面至少有三个派系:以常务执行董事为首的‘本土派’,主张收缩海外业务,专注日本国内市场;副社长带领的‘欧美派’,想把重心放在华尔街和伦敦金融城;还有个‘新兴派’,是些刚进董事会的年轻人,主张重仓东南亚——我们岩崎家,只能算‘本土派’里的一支,说话分量越来越轻了。”
他自嘲地笑了笑,拿起茶壶给自己续了杯茶:“创始人岩崎太郎是我曾祖父的祖父,但现在的三菱,早不是岩崎家说了算了。董事会里有各大势力、派系的代表,话语权比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