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可能?
林思成愣了愣,又笑了笑:“好,那怎么联系?”
“林老师,你到了太原打我电话,我去接你!”
“好的,那麻烦了!”
“你客气!”
等林思成挂了电话,一群人更加古怪:前后说了五六句,但除了让去太原,再什么有用的都没说。
关键的是,问他们姓什么,竟然都不敢讲?
王齐志突发奇想:“会不会……姓于?”
姓于?
于什么,名震三秦,挖了张安世墓的那个于大海?
林思成摇了摇头。
能把东西送到酒店,说明对他近期的行踪了如指掌,更表蝗,已经把他的底细了解的清清楚楚。
要真是于大海,早送林思成吃花生米了,哪还需要送一只几百上千万的碗,再约他去太原?
看看手里的碗,再前后一结合,十有**,还是和他现在寻找的白釉瓷古窑址有关。
但保险起见,还是小心点的好。毕竟林思成干的都是正常人不干的事。
王齐志看着谈武,“谈秘书长,能不能查一查那个号码?”
“好!”
谈武点点头,起身打电话。不大的功夫就有了结果:机主姓张,是T市文联的一位科长,这个手机号已经用了快十年了。
太原文联,科长,姓张?
搜遍记忆,别说这辈子,就是上辈子,林思成也不认识这样的人。
不过至少能肯定,不是坏人。
他拿起那只白瓷碗,放进囊匣:“老师,师兄,你们去不去?”
当然要去。
先不说这只碗和林思成正找的固镇古窑有什么关系,就说谁闲的没事,给人送这么贵的古董?
他就不怕,林思成拿着这只碗跑了?
又为什么要把约林思成到太原,又准备谈什么?
一点儿不夸张:王齐志和赵修能的心里好奇的跟猫挠一样。
以防万一,王齐志让谈武叫了两位市局的刑警陪同。九个人三辆车,直奔太原。
不到四百公里,开了差不多四个小时。
刚下高速,林思成再次拨通那个号码。
刚响了两声,电话被接通:“林老师!”
“你好,我们到了!”
“咦,这么快?林老师你稍等一下……”
像是捂住了话筒,声音听不太清。
但不长,就几秒,声音又清晰起来:“林老师,你问一下司机,钟楼街他应该知道,我们在旁边的乾和祥!”
林思成回了一声,挂断了电话。
不但司机知道,他也知道:山西茶行业唯一一家“中华老字号”。
创于宣统年间,民国时期就是太原知名茶庄,距今为止,已经经营了上百年。
最有名的是茉莉花茶,好喝,不贵:最便宜的二十块钱一斤,你要在茶楼喝,三元一杯能坐一天。
前世,来山西做技术指导,林思成没少来这儿……
不远,离高速路口就三公里,眨眼就到。
两层的小楼,还是民国时期的风格,青墙灰顶,木门红窗。
门口站着一位五十岁左右的男人,看到两辆陕A,一辆晋M停下,他快步下了台阶。
林思成刚下车,刚站稳,一双手伸了过来:“林老师,幸会幸会!”
所有人都愣了一下。
男女老少九个人,年长如赵修能,年轻如赵大。文雅如谈武,高壮如两个警察。
这个男人却一眼就认出了林思成,可见有多了解。
关键的是,忒客气,伸的是双手不说,还微微勾腰。
林思成连忙握住:“你好,先生贵姓?”
“当不得先生!”男人笑了一下,“免贵!”
不是……都到这会了,你连姓什么都不敢讲?
再说了,这儿又不是龙潭虎穴,难不成一听你姓什么,还能把我吓跑是怎么地?
暗暗狐疑,林思成指了指赵大手里的囊匣:“那只白碗,是先生送到河津的?”
“对,我爸让我送的!”男人笑了笑,“林老师,我爸就在上面,上去再说!”
“好!”
林思成跟着男人,其余人又跟在后面。
上了二楼,男人把林思成领进一人挺大的包间。
就茶室常见的那种布局:红木的茶台、太师椅,旁边是沙发和茶几,靠窗的位置摆着一台麻将机。
茶台上摆着几件古玩,两边坐满了人,男男女女六七位,年岁都不小,最年轻的应该是去接他的那个男人,剩下的都在六七十左右。
居中上首的位置,坐着一位雪鬓霜鬟,身形矮瘦的老人。
嗯,这位应该最大,少说也有八十以上……咦,不对!
大略一扫,又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