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重生鉴宝:我真没想当专家 > 第235章 窑址要不要?

第235章 窑址要不要?(4/4)

一下念头,正准备问声好,林思成愣了一下。

    然后,他又转过头,看了看带他上来的那位男子:这俩位,脸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难道不是爷俩?

    但重点不是这个,而是这位老人,他认识。

    当然,是上辈子。

    水即生,山西朔城人,一九四五年毕业于JX省立陶瓷职业学校(景德镇),后分配到山西实业公司。解放后,进入太原轻工局。

    自此后,毕身致力于陶瓷研究及陶瓷考古,调查全省&bp;70余处古窑址,像冠绝山西的浑源窑、介休窑、八义窑,全是由水先生考古发现,并主持发掘。

    同时,主持恢复失传技艺:包括平定砂器、平定黑釉刻花、山西琉璃、澄泥砚等等等等。

    山西列入国家级非遗目录的失传再复原工艺,其中有一半,是水先生指导复原的。

    九零年退休时,他已是SX省轻工业厅总工程师、SX省玻璃陶瓷科学研究所总工程师、中国工艺美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古陶瓷研究会理事、陶瓷高级工程师。

    可以这么说:他不但是山西陶瓷工业的开创者,奠基人,更是山西传统文化保护的核心人物。

    除此外,他还是国内极权威的鉴定专家,学者。他著作的《历史名窑微观痕迹鉴定参考丛书》,囊括自唐到民国所有的窑系,所有的名瓷。

    从分析胎体、釉面、气泡、开片、包浆、老化、瓷土、釉料……等等等等微观痕迹,是为鉴定提供科学依据的古瓷科学鉴定标本库。

    包括现在,林思成的床头都放着一本,有时间就翻。

    也不止他在学,凡是搞瓷器鉴定的专家,必然绕不过,包括故宫的瓷器专家。

    应该是一四年左右,故宫请他去讲过课。当时,林思成还专程请教过……

    至此,林思成算是知道,为什么留的那个手机号是文联的:他不但是考古、陶瓷学者,还是著名的书法家,篆刻家。

    林思成更知道:为什么他儿子死活不敢说,他爸姓什么。

    在山西,但凡和考古、和陶瓷相关,这位是绝对绕不开的大山。水这个姓还这么少见,再结合那只白釉碗,稍微懂行的就能猜到是他。

    真的,林思成要知道是这位,打死他都不会来。

    甚至于,他已经有点想跑了。

    动脑子想:老人的儿子直直的找到了宾馆,可见去之前已经了解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包括自己在找固镇古窑,包括自己征集到了哪些样本,大概做了哪些分析研究。

    更在于,看到那只碗的第一眼,林思成就断定:固镇白瓷的卵白玉工艺,就源自烧出那只碗的那座窑。

    老人搞了一辈子的考古,研究了一辈子的瓷器,还能不知道这只碗的价值?

    都不用化验,拿块自己征集到的瓷片一对比,就能猜到自己想干什么:瞒着河津,瞒着运城,恢复卵白玉的工艺。

    关键的是,价值几百万,可能上千万的孤品瓷器,说送就送?

    说好听点,这叫千金买马骨。说直白点: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但来都来了,难不成真的招呼都不打就跑?

    叹了口气,林思成腰一勾,鞠了个躬:“水先生好!”

    “咦?”老人惊了一下,“咱们见过!”

    林思成摇了摇头,指了指老人的手。

    老手抬起双手看了看,恍然大悟:得接触多少瓷器,渗进去多少氧化铁,才能把手上的那层皮染成棕黑色?

    啧,厉害了,这眼睛真就像刀子一样。

    暗暗一赞,老人又有些狐疑:“在山西,研究了大半辈子瓷器的又不止我一个,你怎么知道我是我?”

    林思成指指囊匣:“因为那只碗!”

    咦,还真就是?

    一般人,哪知道林思成找的固镇古窑是什么窑,和这只碗又有什么关系?

    “先坐!”老人起身,拄着拐仗走到了沙发那边,“都坐!”

    “好!”林思成点点头,走了过去。

    其它人一头雾水的跟在后面,一一落座。

    服务员端来了茶,上好的茉莉飘香。

    老人做了个请的手势:“小林,我这么叫你,可以吧?”

    林思成点头:“可以!”

    “那好!”老人笑眯眯,“哪咱们再打个商量?”

    林思成顿了一下,叹了口气:“水先生,先说好,碗我不要!”

    好像早就料到了,老人一点都不意外,轻轻往后一靠:“碗不要是吧,那窑址要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