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出个锦盒,里面躺着支赤金点翠的发簪,“上次你说喜欢孔雀石,朕让人新打的。”
赵新兰接过发簪,指尖触到冰凉的金属,忽然想起小时候父皇也是这样,总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她。她抬手抱住父亲的胳膊,声音带着鼻音:“父皇,等江南的事了了,咱们去江南走走吧?我想坐船看两岸的桃花。”
“好啊。” 赵受益拍了拍她的手背,目光落在她额角的疤痕上,语气软得像棉花,“等朕把手里的事理顺了,就带你去。”
殿外的风卷着雪花掠过窗棂,殿内的烛火却暖得像春日,父女俩的笑声混着杏仁茶的甜香,在金砖地面上轻轻流淌。
天刚蒙蒙亮,紫宸殿的晨雾还未散尽,赵新兰便已换好常服,轻步走进父皇的书房。赵受益正临窗翻看卷宗,晨光透过窗纸洒在他银白的发须上,竟添了几分柔和。
“父皇。” 赵新兰福了福身,目光落在案上摊开的名册上。
赵受益放下卷宗,转身笑道:“来得正好,大同府的安排,为父琢磨出个补充方案。” 他指着名册上的字迹,语气满不在乎,“这事本就交由你处置,既然我的女儿还没‘长大’,为父便多嘴添几句。”
他指尖划过纸面,念出名单:“知府李星群,判官苏铁冠、推官韩严法。六曹分别是:吏曹周清真,礼曹宋若莘、兵曹陆务观、刑曹田维,户曹李全,工曹俞飞鸿。”
赵新兰看着这些名字,眉头微蹙 —— 大多是当年李星群在学宫读书的时候熟人,只是不知这些年性情是否依旧。
“这些也算是你的熟人了,” 赵受益忽然笑起来,眼角的皱纹堆成沟壑,“只不过隔了这么多年,会不会配合李星群,可就难说了,哈哈。”
赵新兰犹豫片刻,终是躬身道:“还是父皇英明,这般安排既兼顾了旧人,又能助星群一臂之力。”
“你这小丫头,真是女大不中留。” 赵受益调笑一句,指尖轻点她的额头,“罢了,以后我们有的是时间慢慢看。回去吧。”
赵新兰眼中闪过欣喜,连忙应道:“多谢父皇!”
“且慢,” 赵受益叫住她,语气添了几分郑重,“管好你家李星群,让他行事收敛些,别太越矩。”
“父皇!” 赵新兰脸颊腾地红透,连耳根都染了霞色,声音细若蚊蚋,“才不是…… 不是我家的。”
赵受益望着女儿娇羞的模样,忽然放声大笑。他当然知道,自家女儿早已不是豆蔻年华,进入绝顶境之后让她看上去仍似双十少女,可在父母眼中,再大的孩子也还是当年那个追着蝴蝶跑的小丫头。
“好好好,不是你家的。” 他摆了摆手,笑意里满是宠溺,“我的小丫头,终究是长大了。”
赵新兰红着脸福了福身,转身快步退出书房。廊下的晨风拂过脸颊,带着几分凉意,却吹不散她心头的暖意。晨光里,她的身影轻快如雀,腰间那枚兰草玉佩随着步伐轻轻晃动,叮当作响。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