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明末擎天柱 > 第三十二章 大彻大悟

第三十二章 大彻大悟(3/3)

挥使的那些家丁他都见过,军袄破烂、甲胄极少、器械缺损,尤其是那些卫所兵丁,本来逃户就多,剩下的青壮也被抽掉去了各路冲要的守备麾下当营兵吃饷,县内只余老弱病残,连衙门的三班差役都选不上。

    更不用说他们的甲兵装备,好的都被卫所指挥们偷偷倒卖,来年报个作训损耗即可,实在骗不到就拉着几百号人出去杀良冒功一把,再把那些缺额的卫所兵报个战没,还能功劳补给一把抓,反正皇帝老儿远在京城,打点好上下和锦衣卫,大家一齐闷声大发财,岂不美哉?

    实际上,纵观整个川中,能打的就是松潘的三万防备各地土司与边陲的战兵、秦良玉的一万白杆兵以及成都府的总标,抚标、副总兵、五路参将、游击各营合计不到两万人等。

    松潘兵粮饷一直不足,军心不稳,又在边陲,不敢调用,秦良玉的白杆兵要防备张献忠从湖广西进,各营兵要防备李自成从汉中南下,各路总兵又自扫门前雪,不管瓦上霜,至于各府州县营兵、卫所兵无钱无粮,疏于操练,碰到贼寇一触即溃,杀起老百姓来比谁都狠,着实难堪大用。

    更莫说披甲了,且匠造的盔甲武器质量稀烂,棉甲脱线、缉甲碎化、扎甲鳞甲的铁片薄的跟纸一样,单刀长枪铁料不佳,锈蚀严重,弓矢弦松箭劣射出去十步穿甲都难,火器炸膛不发火严重,如此军备,练出再好的兵也是白搭。

    黄世信跟着黄太然看了试制出来的盔甲刀枪剑戟弓矢盾牌,来到最后一间仓库内,黄太然指着堆满一屋子的钢管和零件道:

    “枪炮这东西我可就真没办法弄来了,本来还以为那几个老哥藏着一些好东西,结果过去一问都给上缴了,本来还想和旅游公司联合一下,搞点什么风景炮出来,可一打听,手续多到让人脑壳疼,而且还有监理监造,实在是不好弄,所以我就给你搞了一些零件过来,这里为你准备了一些老书,都是当年根据地兵工厂的土法造枪造炮造火药的实用东西,原料我可以给你提供,但加工真的做不了。”

    “有心了,能做成这个样子已经不容易了。”

    黄世信表示理解,其实就刚才那些武器都已让他十分震撼了,他相信只要按照纪效新书所载练好了兵,穿上那些坚实的甲胄,拿上锋利的兵器,摇黄贼那种土寇就是土鸡瓦狗而。

    火器这东西就强求不来了,朝廷把控地也非常严,偶有流出到民间的都是淘汰下来的废物,难堪大用。

    更况黄太然这边是国泰民安的时代,弄这些东西终究比较困难,反倒是他的那个时代没有这些问题,只需培养一些熟练的匠人就可以偷偷摸摸地开工。

    将所有的仓库搜刮一空,两人走到仓库角落,黄世信叉手向黄太然施了一礼道:

    “下次我来请备好千五百人用的甲胄武器,若银钱缺损尽管开口,黄家家大业大,各类古玩金石这种无用之物倒是极多,必不会亏待了太然你。”

    “老祖宗,说这些就见外了,你给的古董上次托关系走私人收藏家的渠道才消化了一小部分,要知道盛世古董乱世黄金,在你口中的无用之物到了现在可是非常值钱的。对了,这是这栋房子的电子钥匙,我只配了两副,你我各一副,不晓得老祖宗这次什么时候离开,我在这边给你准备了一些东西。”

    黄世信跟着他来到角落,一座单独的耳房立在那里,黄太然伸手在耳房门前一抹,里面灯光亮起,耳房的空间不大,布置地很紧凑,左侧的书架上摆满了史书和各种版本的兵法、谋略书籍,右侧则挂着一个投屏,正前方是一张行军床,一个小沙发,一张摆着电脑的小桌,进门的拐角处放着一个双开门的冰箱,紧挨着还有一个纯净水烧水器。

    “现在啊可是网络时代,网上啥子东西都有,老祖宗,来来来,我教你上网。”

    一个老年人用一指禅教一个古代人汉语拼音上网,用鼠标,上论坛,看新闻,看视频是一种何其令人绝望的折磨,好在黄世信并不认为这是种折磨,如此频繁的来回时空穿梭让他摸出了一些道道,好似在未来无论待多久,在过去都是瞬息之间的事情,而在过去待上多少时间,未来就过去了多少时间,所以他宁肯在未来多滞留一段时间,多花点时间来学习,做好充足的准备后再回去,也比在过去如没头苍蝇般乱蹿来的有效。

    当晚,黄世信就摸清楚了上网的方法,在浏览了一些关于明末历史研讨的论坛后,他打开了第一部关于明末题材的电影《大明劫》。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