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天可汗,从留学瓦剌开始 > 第253章 回家!

第253章 回家!(1/3)

    宋百户立刻登上灯塔旁的了望台,举起黄铜千目镜。

    海平线尽头,三艘挂着日月旗帜的盖伦船正缓缓驶来,船帆上还沾着海风带来的盐霜,显然是走了远路。

    “可能是吴百户的船!这个月是他轮班” 宋百户放下望远镜,对着码头喊,“准备装水!把青菜、土豆都搬到岸边!”

    船队靠岸时,已是午后。

    吴百户站在 “拓疆号” 的甲板上,脸上带着长途航行的疲惫,眼底还有淡淡的青黑。

    从印加的卡亚俄港出发,横渡东南太平洋,整整二十天,除了偶尔遇到的海鸟,连块礁石都没见着,船上的淡水只剩最后几桶,蔬菜早就吃完了,船员们天天啃锅盔、嚼腌肉,嘴里都快淡出鸟来。

    “宋百户!可算见着你们了!”

    船刚停稳,吴百户就跳上码头,握着宋百户的手,语气里满是激动,“再走两天,别说人,连船都要渴死了!”

    “哈哈,让你们不多带些吃的。自从咱们这个基地建成后,你们真是越来越心大了。”

    “不过,老哥还是好心提醒你一句,虽说基地可以补给,但万一迷路呢?”

    “留出一些冗余,有备无患,更加安心。”

    “哈哈,不和你开玩笑了,船上还有水,不过有点变质。有酒,我不敢让兄弟们多喝。米面也还有,只是没有蔬菜水果了。”

    “话说新大陆的樱桃,可好吃了,红得发紫,甜的发齁!”

    “只是那玩意放不住,和荔枝一个道理,我一天吃三斤,连着吃了四天!”

    “不废话了,快点补给吧!”

    宋百户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

    “早给你们备好了!淡水在蓄水池,蔬菜刚从菜园摘的,还新鲜着呢!”

    他指了指身后的木架,“还有晒好的海鱼,让厨房给你们煮锅鱼汤,解解腻。”

    船员们早就等不及了,纷纷跳上岸,有的往蓄水池跑,有的围到蔬菜堆旁。

    小李领着几个船员去装水,竹管接在蓄水池的出口,清水 “哗哗” 地流进木桶。

    一个年轻船员捧着木瓢,直接蹲在池边喝起来,清凉的水顺着喉咙往下淌。

    他忍不住感叹:“这水比印加的山泉水还甜!”

    吴百户跟着宋百户往基地的营房走,路过摩艾石像时,忍不住停了下来。

    这石像比他在印加见过的任何石头雕塑都大,面朝着大海,像是在守护这片海域。“你们来了两年多,没动这些石像?” 吴百户问。

    宋百户点头:“朱大人当年路过时说,这是岛上的特色,留着好,还能当航标,船队远远看见就知道到地方了。”

    营房的厨房里,炊烟已经升起来了。

    苦力们正帮着明军士兵切土豆,准备炖排骨。

    锅里的鱼汤也在 “咕嘟” 着,掺杂着豆腐和白菜,鲜美的香味飘出来,船员们围在厨房外,眼睛都直了。

    二十天没闻过这么香的味道,有的年轻船员还偷偷咽了咽口水。

    “吴百户,你们这趟从印加拉了多少货?”

    吃饭时,宋百户问。吴百户压低声音,指了指船舱的方向:“银锭十八万两,铜锭二十三万斤,还有些印加的黄金、宝石,都用麻布包着,锁在底舱呢。”

    “还有些种子,比如橡胶、辣椒、玉米等等,陛下说了,这些多多益善!”

    “朱将军特意嘱咐,到了这里先休整,再往海防运,路上别出岔子。”

    宋百户点点头:

    “放心,咱们这基地虽偏,却安全得很。苦力们跟咱们处得好,不敢造次信。晚上我让弟兄们帮你们守着货舱,你们好好歇一夜。”

    饭后,船员们有的在码头的石板上晒太阳,有的去菜园里散步,还有的跟岛上士兵聊天,问岛上的趣事。

    有士兵喊来土着,给几个年轻船员讲摩艾石像的传说,说这些石像是祖先为了守护部落雕的,船员们听得入迷,时不时追问几句,码头上满是笑声。

    第二天清晨,补给工作就开始了。

    明军士兵和苦力一起,把淡水桶搬到船上,一桶桶装进船舱的淡水舱。

    土豆、青菜装在竹筐里,码在厨房旁边,方便船员做饭。

    晒好的海鱼也装了十几筐,足够船队吃到海防。

    吴百户让人打开底舱,宋百户派了十个士兵守在舱口,确保货物安全。

    那些银锭、铜锭泛着冷光,是明军征服印加的战利品,也是要运回大明的财富。

    出发前,吴百户给宋百户留下一封信,里面写了印加的近况,还有朱全忠将军的嘱托,让基地多储备些蔬菜和淡水,后续还有船队会来。

    宋百户把信收好,递给吴百户一袋刚炸好的土豆干:“油炸过的,路上当零嘴吃,比锅盔好吃。”

    盖伦船的帆渐渐升起,风把帆吹得鼓鼓的。

    吴百户站在甲板上,对着码头挥手,船员们也跟着挥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