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尹玖茉醉酒加中了药,好歹是什么都不记得了。
黎懋澜是什么都记得。
醒来之后觉得自己老脸都没了。
实在是不敢相信自己竟然抱着一个十八岁的女子耍无赖。
“嗯,辛苦了。”黎懋澜眼睛都不敢朝那边看。
“你可别再喝那么多了,得多难受啊。”尹玖茉打着呵欠道,她闻了闻自己浑身的酸臭味,赶紧起身要去洗漱。
“你也洗洗吧,吐了一晚上。呆会儿渌荷就会送些早点过来。”她转身又对黎懋澜说了几句才出了门。
黎懋澜闻了闻自己身上的味,脸又黑了。
……
接下来的琼林宴上出了件大事。
南方官员和北方官员打起来了。
本次参加会试的一共有5300余人,这次中的贡士为历届最多,有227人。
南方一共142名上榜,北方只有85人。
北方85人中,有30多人出自京城各大学院。
饶是如此,北方也是历年最佳了。
今年一甲状元陈年是南方人,三甲探花祈玉是北方人。
尹怀瑾虽十一岁之后跟父亲去了南方,但学籍仍在北方。
故而这次一甲破天荒的出了北方二人,而且二甲人数上升了许多。
在琼林宴上,北方官员莫名都挺直了腰杆。
可毕竟南方上榜人数还是将近两倍于北方。
南方比较稳定,北方战乱年年,历届科举考中者就是数倍于北方。
于是在喝多了的情况下,南方官员和北方官员竟然为这件事吵了起来。
后来又牵扯到了尹怀瑾。
说他虽是北方学籍,但他有十年是南方求学,应该算南方学子。
北方已经有好几年未有一甲了。
南北方矛盾本来就比较突出,这下子还要抢一个榜眼,顿时就惹了马蜂窝了。
谁知道这一群衣冠楚楚的官员们,会在琼林宴这么重要的场合起了争执呢?
没过两日,黎老太爷便差人来请尹玖茉去玉华书院。
刚进大院就听得里边大笑连连。
原来是黎老太爷跟京城各大书院包括国子监的祭酒都在一起谈笑风生。
“要老夫说,这些法子甚好,不过才几月功夫,咱们北方竟然多取了十几个。这次也算是得益于这个什么,什么模拟考和真题详解了。”一个老山长摸着胡子道。
“正是!若是一直用下去,再多找些老头子出来一起,咱们北方定能一雪前耻!”黎老太爷哈哈大笑。
他瞧见尹玖茉过来,赶紧招手:“来来来,瞧瞧他们尹家可不简单!一门三进士啊!还两个一甲,一个二甲第一!”
“我这孙媳更不简单!这些点子可都是她想出来的!”黎老太爷得意地连连摸胡子。
尹玖茉笑道:“太公说笑了,孙媳不过是拾人牙慧罢了,都是大家群策群力的功劳。”
又是一阵老人们看晚辈越看越喜欢的夸赞,然后一个老山长才道:“这次终究还是晚了些。若是再给三年,下次会试咱们北方定要直追南方!”
大家都是喜气洋洋。
不过,没一会儿就有一个犹豫的声音说道:“这个吧,说起来,咱们是占了先机。但下一次如果南方也习得北方的法子,咱们可又在一条起跑线上了。”
大家脸色一变。
出声的正是尹玖茉。
喜气洋洋时泼冷水本是不该,不过这几位都是黎老太爷的老熟人,乡试过后也经常跟尹玖茉打交道。
都是非常可爱的老头,对待尹玖茉很是和蔼,如此混熟了尹玖茉才敢贸然开口。
国子监阮祭酒的儿子阮泽正是书院财务黎容媛的未婚夫。
阮祭酒的儿子这次考得不错,二甲靠前,又跟黎府有姻亲。
阮祭酒赶紧出来打圆场:“小夫人这话是话糙理不糙,这正是咱们北方学子要崛起所要克服的困难。”
众人一想哀叹连连。
倒是黎老太爷知道尹玖茉断不会只这么就扫别人兴,他笑道:“小玖儿这般说,想来是有些好对策了?”
“倒不是什么对策,各位都是泰山,小玖只是有些浅薄的看法供祖旧们参考。”尹玖茉行了一礼道。
北方学子每年科举高中少于南方,是因为北方混战。
尹玖茉便根据现代的一些已是全民皆知法子总结了一下说了。
从孩童抓起,普及教育。
设立奖学金,同时派人各处设立免费的学校,又或是派人招生统一入学。
只要有天赋或者有毅力,可以全程免费,如此家中有子的农民定也愿意让孩子读书。
许多天才都是泥腿子,但因为整日忙于生计,根本都不会认字,白白糟蹋了天赋。
“那如何得知这孩童有天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