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头看,星星都在,我们也在。”
旁边,放着那枚北斗七星戒指,和另一枚刻着&bp;“LQ&ZL”&bp;的银戒,紧紧靠在一起。
李倩再次&bp;“醒来”,是在自己曾经住过的公寓里。
阳光透过落地窗洒在地板上,浮尘在光柱里跳舞。书架上还摆着她没看完的书,餐桌上有她画了一半的设计草图,冰箱里甚至还有半盒过期的牛奶&bp;——&bp;时间仿佛停在了她离开的那天,又好像从未停止过流淌。
她试着走动,发现自己的实体感比在医院时更强了。能碰到沙发的布料,能感受到阳光的温度,甚至能拿起桌上的笔&bp;——&bp;虽然握不住太久,笔会从透明的指尖滑落。
公寓里弥漫着熟悉的气息,混合着咖啡香、颜料味,还有张磊留下的皂角香。她走到梳妆台边,拉开最下面的抽屉,里面果然放着那对刻字银戒。她用指尖碰了碰,戒面冰凉,却让她感到安心。
抽屉深处,压着个厚厚的牛皮本。是她的日记,从大学写到现在。
她翻开第一页,是&bp;2018&bp;年&bp;9&bp;月&bp;15&bp;日,她和张磊第一次见面的日子。她写:“那个穿白衬衫的男生,笑起来眼睛像月牙,给我占了图书馆最好的位置。”
往后翻,是他们的点点滴滴:第一次吵架,他买了她最爱的草莓蛋糕道歉;第一次旅行,在山顶冻得发抖,他把外套裹在她身上;他出国前一晚,她写:“张磊走了,带走了我的月亮。”
最后一页停在她出事的前一天。字迹潦草,像是急着写的:“收到陌生号码的短信,心脏跳得快要炸开。他回来了吗?真的是他吗?”
日记旁边,还有个信封,没写收信人,没贴邮票。李倩认得,这是她准备寄给张磊的,却一直没找到地址。
她用尽力气拿起信封,抽出里面的信纸。纸已经泛黄,上面的字迹洇了又干,是她反复修改过的:
“张磊:
不知道这封信能不能寄到你手里。
设计院接了个新项目,在梧桐巷那边建文创园,我负责老建筑改造。今天去现场勘查,看到那盏路灯还在,突然就想起你了。
你走后的第二年,我去了趟非洲。不是找你,是公司组织的公益设计活动。在肯尼亚的村庄里,看到好多和你发的照片里一样的红土,一样的星空。有个当地小孩问我,‘你在等谁呀?’我说,‘等一个迷路的人回家。’
他们都说我傻,说你不会回来了。可我总觉得,你会像大学时那样,突然出现在我身后,拍着我的肩膀说‘看我给你带了什么’。
昨天整理旧物,翻到你送我的那盆多肉,居然还活着。你说过,多肉的生命力最顽强,就像我们。
张磊,我好像……&bp;等不动了。
胃越来越疼,医生说要好好休息,可我不敢停。一停下来,满脑子都是你。
如果……&bp;我是说如果,你收到这封信,能不能告诉我一声?哪怕只是说句‘别等了’。
李倩
2023&bp;年&bp;8&bp;月&bp;7&bp;日”
信纸边缘有明显的泪痕,晕开了最后几个字。李倩看着日期,想起那天她疼得站不住,趴在桌上写了这封信,写完就昏过去了,醒来后就把它塞进了抽屉。
原来她早就预感到了什么。
“咔哒”&bp;一声,门锁转动了。李倩吓了一跳,飘到窗帘后。公寓的钥匙除了她,只有张磊有&bp;——&bp;是她当年硬塞给他的,说&bp;“这也是你的家”。
门开了,走进来的是张磊的母亲。老太太提着个布袋子,里面装着水果和清洁剂。她走到客厅中央,环顾四周,叹了口气:“倩倩啊,我来给你擦擦灰。”
李倩愣住了。
老太太拿起抹布,小心翼翼地擦着书架,动作轻柔得像在触碰易碎的珍宝。“小默走前交代了,让我常来看看。他说,你肯定舍不得这里。”&bp;她一边擦一边说,“这孩子,到最后都想着你。”
她擦到餐桌,看到那张画了一半的设计图,突然红了眼眶:“这是梧桐巷的文创园吧?小默也参与了这个项目,他说要完成你的心愿……”
李倩飘过去,才发现设计图的角落里,有行细小的字迹,是张磊的笔迹:“倩倩的想法,我来实现。”
老太太从布袋子里拿出个相框,放在书架最显眼的位置。相框里是两张照片拼在一起的:左边是李倩的单人照,她笑着比耶,背景是大学的樱花树;右边是张磊在非洲拍的,他站在红土坡上,举着手机自拍,身后是连绵的星空。两张照片的边缘,被人用银色马克笔画了个心形,把他们圈在了一起。
“小默说,这样你们就永远在一起了。”&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