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停了。李小婷把《爱的华尔兹》的乐谱收好,放进周明轩的琴盒里。琴盒底层垫着新换的深红色绒布,是她昨天特意买来的,星星图案被仔细地绣补完整,用的是从林老师舞鞋上拆下来的缎带。
第七级台阶的缺口被她用水泥补好了,表面特意留了个月牙形的凹痕,像舞鞋轻轻踩过的痕迹。排练厅的镜子前摆着三双鞋米白色的舞鞋、黑色的皮鞋,还有双洗干净的白球鞋,鞋带系成标准的蝴蝶结。
她站在旋转门的半弧处回望,阳光穿过玻璃上的裂纹,在门厅里投下彩虹。挂在墙上的&nbp;“招生进行时”&nbp;横幅被风吹得猎猎作响,边角的流苏扫过积尘的前台,留下浅浅的痕。
铁门外的狗尾草已经枯黄,却有几株抽出了新绿。李小婷最后看了眼锈蚀的天鹅图案,转身走进巷口。琴盒在肩上轻轻晃动,里面传来细碎的响动,像有片桂花正在乐谱间慢慢飘落。
街角的音像店在放华尔兹舞曲,某个转音处故意走了调。李小婷停下脚步,看见玻璃窗里映出自己的影子,旁边并排走着两个模糊的轮廓,一个提着舞鞋,一个举着琴弓,三人的影子在地面上织成不断旋转的圈。
白球鞋踩在青石板上,发出轻快的节奏。她想起林老师说过,真正的舞蹈永远不会结束,它会变成风,变成光,变成某个转角突然闻到的桂花香气,在不经意间,轻轻推着你旋转。
琴盒里的磁带还在转动,沙沙声中,周明轩的笑声混着林老师的指导声飘出来,穿过耳机线,钻进她的耳朵。李小婷跟着旋律踮起脚尖,感觉自己真的飘了起来,像踩在五年前那个雨天的云朵上,永远不会落下。
深秋的风卷着枯叶撞在排练厅的玻璃窗上,发出细碎的噼啪声。李小婷蹲在地板上,用软布擦拭那把断弦的小提琴,琴弓上凝结的块状松香突然崩裂,掉在乐谱上,碎成几粒透明的泪珠。
她想起周明轩总爱在琴弓上反复涂抹松香,手腕翻转的弧度像跳华尔兹时的摆荡。“松香要像给琴弦盖被子,”&nbp;他曾举着琴弓在她眼前晃,“太薄了会冷,太厚了会喘不过气。”
琴箱内侧贴着张泛黄的便签,是林老师的字迹“明轩的升&nbp;&nbp;总偏冷,需在&nbp;g&nbp;弦多叠半指。”&nbp;便签边缘有被指甲掐出的月牙痕,像是书写时过于用力。李小婷指尖抚过那些凹痕,突然想起汇报演出那天,林老师就是这样掐着后台的栏杆,看着周明轩的琴弓在弦上颤抖。
窗外的梧桐树影在乐谱上摇晃,像无数双舞动的手。她将松香碎屑一点点刮回盒里,发现琴弓的马尾中缠着根细发,银白的,长度恰好及肩&nbp;——&nbp;是林老师的头发。去年冬天,林老师坐在轮椅上指导周明轩调弦,一缕碎发落在琴弓上,他笨手笨脚地想取下,却让发丝缠得更紧。
“就让它陪着琴弓吧。”&nbp;林老师笑着摆手,阳光透过她的发丝,在琴箱上投下细碎的光斑,“这样拉出来的调子,就有我的温度了。”
排练厅的时钟突然发出齿轮转动的轻响,指针颤巍巍地从三点十七分挪到三点十八分。李小婷抬头,看见镜中的碎影都在同步抬头,某个碎片里的自己正举着琴弓,马尾辫上别着的桂花发卡闪着金光&nbp;——&nbp;那是周明轩送她的十五岁生日礼物。
她拿起琴弓在空气中虚拉,想象&nbp;g&nbp;弦发出的温暖共鸣。当弓尖划过想象中的&nbp;e&nbp;弦时,窗外的风突然变了调子,卷着几片枯叶从破窗钻进来,在地板上旋出华尔兹的轨迹,最后停在第七级台阶的方向。
松香盒里的碎屑突然自行聚成小小的金字塔。李小婷凑近看,发现碎屑间卡着个微型的舞鞋模型,缎面被松香浸透,呈现出琥珀般的光泽。她想起周明轩曾在手工课上雕过这样的模型,却在送给她的前一天摔碎在排练厅门口,碎片混着松香埋在桂花树下。
暮色降临时,她将琴弓轻轻放在琴盒里。马尾上的银白发丝随着动作滑落,恰好落在&nbp;“终章”&nbp;乐谱的延长记号上,像个迟迟不肯结束的音符。
清晨的霜花爬上排练厅的玻璃窗,李小婷呵着白气翻开《爱的华尔兹》总谱,发现某页的页脚粘着块干涸的润喉糖。透明的糖纸里,隐约能看见&nbp;“薄荷味”&nbp;三个字,是周明轩总在口袋里揣着的那种。
“练舞前含一颗,转音时嗓子不会发紧。”&nbp;他曾塞给她一颗,指尖的温度透过糖纸渗过来,“林老师说薄荷能让气息飘得更远。”
润喉糖旁有片压平的桂花,五年前的香气似乎还锁在纤维里。李小婷用指甲轻轻挑起花瓣,发现下面藏着行极淡的铅笔字“小婷的第三拍总踩不实,需在左脚跟垫半张纸巾。”&nbp;是林老师的笔迹,字迹被泪水晕开了边角,像朵浸了雨的桂花。
她忽然想起那个暴雨天,自己因为总踩错节拍被林老师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