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他们去问图书馆的老管理员,老管理员说“那阅览室以前是个画室,有个学生画画太投入,猝死在了里面。你们啊,是打扰到他了。”
几个社员这才明白,有些地方的安静,是需要被尊重的。从那以后,灵异社团再也没搞过请杯仙之类的活动,而是开始研究那些老建筑的历史,用另一种方式去了解过去。
古镇茶馆的杯仙闲谈
古镇的茶馆里,总是坐满了喝茶聊天的老人。这天,几个人又聊起了杯仙的事。
王大爷嘬了口茶,说“我年轻的时候,见过有人在茶馆请杯仙,问自家丢的牛在哪,杯仙还真指了个方向,后来还真找到了。”
“那都是巧合。”&nbp;李大妈撇撇嘴,“我侄女小时候玩请杯仙,结果杯子倒了,把她吓得发烧好几天,再也不敢玩了。”
“其实啊,这杯仙就是个念想。”&nbp;张爷爷慢悠悠地说,“心里有事拿不定主意,就想找个寄托。信则有,不信则无,但别太当真,不然就钻牛角尖了。”
大家听了,都点点头。茶馆外的阳光照进来,落在茶杯上,泛起一圈圈光晕,仿佛杯仙也在静静听着他们的闲谈,带着一丝了然的微笑。
旧物市场的杯仙奇遇
周末的旧物市场,摆满了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一个叫赵阳的年轻人在一个摊位前,看到了一个精致的银杯,杯身上刻着复杂的花纹。摊主是个老太太,说这杯子能请杯仙,赵阳觉得好玩,就买了下来。
回到家,赵阳闲着没事,就按照老太太说的方法请杯仙。银杯还真动了,他问了几个问题,都得到了答案。玩了几次后,他发现银杯给出的答案,总是和他心里想的相反。
比如他问&nbp;“明天会下雨吗”,心里觉得会,银杯说&nbp;“否”,结果第二天真的没下雨。他问&nbp;“这次考试能过吗”,心里没底,银杯说&nbp;“是”,结果还真过了。
赵阳渐渐明白,这银杯的答案,不是预言,而是让他换个角度想问题。有时候,我们太执着于自己的想法,反而看不到真相。后来,他把银杯送给了一个总是钻牛角尖的朋友,希望朋友也能明白这个道理。
山村小学的杯仙游戏
山村小学的教室里,放学后,几个孩子没回家,在教室里玩请杯仙。他们用一个搪瓷杯,在课桌上铺了张作业纸,兴高采烈地玩着。
老师王芳路过,看到了这一幕,没有责骂他们,而是坐下来问“你们知道杯仙为什么会动吗?”
孩子们摇摇头。王芳笑着说“其实啊,是咱们的手在不知不觉中动了,这叫肌肉记忆。就像咱们走路不用想,手也会自己动一样。”
她给孩子们做了个实验,让他们闭上眼睛按杯子,结果杯子真的没动。孩子们恍然大悟,觉得比请杯仙还好玩。
王芳说“真正的答案,不是杯子告诉我们的,是我们通过学习和思考得来的。”&nbp;从那以后,孩子们再也不玩请杯仙了,而是把精力放在了学习上,因为他们知道,知识才能给他们真正的答案。
胡同深处的杯仙小店
胡同深处,有一家不起眼的小店,门口挂着个牌子,写着&nbp;“杯仙解惑”。店主是个中年男人,姓刘,总是穿着一件灰色的褂子,手里拿着个紫砂壶。
来店里的人,大多是心里有困惑的。刘先生会拿出一个普通的玻璃杯,让客人写下问题,然后请杯仙。奇怪的是,杯仙的答案总是很准。
有个姑娘问该不该和男朋友分手,杯仙说&nbp;“是”,后来她发现男朋友一直在骗她。有个小伙问该不该辞职创业,杯仙说&nbp;“否”,后来他所在的公司升职加薪,他庆幸自己没冲动。
有人问刘先生,这杯仙是不是真的有灵性。刘先生笑了笑,说“我这杯子,就是个普通的杯子。关键是客人来的时候,心里其实已经有答案了,只是需要有人推一把。我不过是帮他们看清自己的心而已。”
原来,所谓的杯仙解惑,不是杯子有灵,而是人心有灵。有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是一个答案,而是面对答案的勇气。
雨夜客栈的杯仙重逢
暴雨倾盆的夜晚,旅人周深住进了一家偏远的客栈。客栈里只有他一个客人,老板是个沉默寡言的中年女人。
周深闲着无聊,想起小时候听的请杯仙的故事,就找老板要了个杯子,在房间里请起来。口诀念到一半,杯子忽然动了,他惊讶地问“你是谁?”
杯子在纸上写了个&nbp;“莲”&nbp;字。周深愣住了,这是他初恋女友的名字,他们因为一场误会分手,再也没见过。
他又问“你还好吗?”
杯子写“安好,勿念。”
周深的眼泪掉了下来,这么多年,他心里一直惦记着莲。他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