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暗刃如锋 > 第237章 效果堪忧

第237章 效果堪忧(1/2)

    陶然亭位于燕京城南,历来是僻静之所。慈悲庵位于陶然亭公园湖心岛西南高台,三面环水,主体为元代古刹。

    上午阳光映照下,朱红色的观音殿与准提殿飞檐翘角,与院内辽金时期的石经幢形成古朴的剪影。

    庵内布局分四进院落,月亮门连接前后院,古槐树荫遮蔽部分庭院。

    庵外湖面晨雾未散,垂柳枝条轻拂水面,荷花正值盛放期,莲叶间可见游船停泊。湖心岛被芦苇丛环绕,秋荻初生,与慈悲庵灰瓦红墙构成水墨画般的景致。

    金代石幢旁的文昌阁前,有文人题咏的石刻。

    上午时分可见僧侣在观音殿早课,香客往来于前院。

    庵外湖岸有摊贩售卖时令瓜果,附近茶棚提供大碗茶,劳工歇脚时交谈声隐约可闻。偶见身着长衫的知识分子在湖边踱步,或于陶然亭内展卷阅读。

    此时的阳光中的慈悲庵静谧肃穆,青砖灰瓦在暑气中泛着冷光。

    一对青年男女踱步期间,似乎述说着彼此的甜蜜,其实四周的一切,庵内香火味与潮湿的苔藓气息混合,每一步都让他们时刻想起变故。

    他们深知此次秘密行动的意义——收获活动资金,以备提早进入抗倭备战工作,但若暴露身份,不仅个人面临酷刑,整个联络网也将崩塌。

    封义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衣角补丁,那是母亲临别缝制的平安符,此刻却像灼热的烙印。

    约定的时间钟声迟迟未响,蝉鸣突然静止的瞬间让他们脊背绷直。

    远处传来的对话声忽近忽远,怀表的滴答声在耳中放大成惊雷。

    反复观看者那个松树附近的情况,舌尖尝到铁锈般的血腥味——不知何时咬破了口腔。

    抬头瞥见佛像低垂的眼睑,既像慈悲的庇护,又像无言的诘问。

    他们互相对望了一眼,想起牺牲的战友们,胸腔突然涌起一股灼热,压倒了颤抖的膝盖。

    当庵外树影晃动时,他们已挺直腰背,将忐忑炼成了决绝的火焰。

    冯淑华、封义是一对来自东北冰城的情侣,大学还没毕业的两人,就遇到了倭寇占据东北的事件,两人满腔热忱投身于马占山的部队,进行坚决的抵抗。

    封义的父母兄弟全部在老家被倭寇屠杀,者更激起了两人的斗志。

    可惜所在部队也头像了倭寇,两人选择了逃离东北,来到燕京。

    机缘巧合下加入了暗韧组织,并且前往沪上进行了一年过得培训。

    精通倭语的两人,晏新本想将两人派往倭国,被教授课程的宋志向中,派往了燕京,成为暗韧燕京小组的成员。

    接到暗韧燕京负责人富扬海的指示,今天前来接手一笔资金,需要注意身边的监视。

    今天亲自前来送钱的是齐吉涵,作为燕京的一个老官僚,对燕京各种事情非常了解。自己未来的官途之路,也正处在焦虑之下。

    面对倭国的咄咄逼人之势,有些政府雇员纷纷南下西去,而大多数人家也老小全在北方,最主要的是在燕京,尽管心里也不愿意去捧小鬼子的臭脚,但是自己父亲与倭国人狗扯羊皮了二十多年了,想脱离也不好脱离,只能上这座贼船了。

    但是自己家族无能为力,可自己可是混迹二十多年官场,讲究的就是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

    再加上唯一的儿子在人家的手里,自己主动前来联系,寄希望与对方化解矛盾,破财免单。

    看到在庵外松树前,转悠了几圈的西装男子,封义走上前来接火,而远处的冯淑华不错眼珠的看着两人的对话。

    齐吉涵看着远去的男子,打开了留下的便签。只有一句话:“公子在贵宅地窖,速去。”

    当齐吉涵“快马加鞭”的回到家里,打开二进院子里的菜窖,齐大公子是鸟加身,嘴唇白色一片,已经奄奄一息了。

    最可气的是,趁着齐家三代人都忙于看病和救人,而鲁丰商行再次遇到了骗卖,一个倭国商人将商行内的商品全部提取,留下了一张倭国首都国际银行的支票。

    等老掌柜屁颠屁颠的前去查看,倭国首都国际银行确认是仿制的。

    老掌柜当场昏迷过去,害得齐司长不得不放下家里的一老一小,交给女眷,自己前来处理这些后续。

    宋志将自己购买的小院子交给了富扬海,作为燕京暗韧小组的基地之一。

    而自己与宋温馨前往津门,这是宋志华北最后一战了。

    此次的燕京之行,宋志十分不满意。燕京的汉奸因为各种原因,锄奸效果不好,收获与自己希望差距太大。

    在这个敏感时刻,自己又不能直接找倭国人,就是一些政府官员,也不能随意处置,只能前往津门。

    津门也深受紧张的华倭关系影响,尤其是倭国对华北的经济控制的强化,此时因《何梅协定》等不平等条约取得华北经济特权后,大量倭国企业涌入津门,控制了纺织、化工、运输等关键行业。

    例如,倭国钟渊纺织株式会社垄断了津门棉纺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