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宋朝的脊梁 > 第226章 军粮运输大队

第226章 军粮运输大队(2/2)

等泼天富贵的机会!

    却始终…隔着那道无形的、名为“枢相”的鸿沟。

    她曾以为自己的风情万种能叩开那扇门,却只换来对方更深沉的疏离与公事公办的器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也好…白玉娘饮尽酸梅汤,冰凉的液体滑入喉管。

    情爱如烟云,权势与财富…才是握在手中最实在的东西!

    她看着车窗外掠过的、那些对着钢铁巨兽惊恐跪拜的乡民,心中涌起一股掌控命运的满足。

    云南的铜,辽东的粮,高丽的硫磺…乃至此刻西征大军的命脉…皆在她白玉娘指掌之间流转!

    这滋味…比什么男女情爱,都更令人沉醉!

    汴梁枢密院,天工院签押房。

    蒸汽机的轰鸣仿佛穿透百里,隐隐震动窗棂。

    陈太初立于巨幅《大宋山川水利舆图》前,指尖蘸着朱砂,在“汴梁—潼关—秦州”的官道上,重重画出一道粗犷的红线。

    红线上,数十个象征“蒸汽牵引车补给点”的三角标记如同獠牙。

    “王爷,”天工院大匠“鬼手鲁”躬身呈上一卷图纸,声音带着狂热与遗憾,“此乃‘铁龙轨’(铁路)并‘虹吸渡槽’(铁桥)之详图!若依此铺设,以蒸汽机车拖拽十节铁皮货厢,载重可抵‘泰山车’百倍!自汴梁至潼关,三日可达!且不惧风雨,不耗草料!然…”

    他声音低了下去,“开山凿隧,遇水架虹吸铁桥…所费…恐以亿万计!更需征发民夫百万…工期…十年难成…”

    陈太初的目光扫过图纸上那纵横交错的铁轨、横跨黄河的钢铁巨龙、穿行秦岭的深邃隧道…眼中闪过一丝难以言喻的灼热与深深的无奈。

    铁路!

    这才是工业文明的真正血脉!

    若能贯通南北西东…大宋的国力将迎来何等飞跃?

    然…这靖康六年的天下,虽有蒸汽初啼,却无万吨水压机锻轧钢轨,无高标号水泥浇筑桥墩,更无足以开凿千米隧道的炸药与机械!

    强行上马,只会耗尽民力,拖垮财政,甚至动摇国本!

    他缓缓合上图纸,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收起来吧。此图…封存‘天字密库’。待…辽东鞍山铁厂能月产精钢万斤,待沧州船坞能造千吨铁甲舰…再议不迟。”

    他转身,望向窗外西北方向那隐约可见的烟尘轨迹,“眼下…这‘铁牛’拉大车…已是极限。告诉罗江和白玉娘,西征粮道…不容有失!一根粮草…一粒火药…也不许耽搁在潼关以东!”

    “属下明白!”鬼手鲁肃然领命。

    陈太初踱至窗边。

    远处,金明池的方向,似乎还回荡着昨日誓师时那震天的杀声。

    而眼前,这喷吐着黑烟、蹒跚却坚定地驶向战场的钢铁长龙,正承载着帝国西征的命脉,也承载着他超越时代的野望与不得不向现实低头的无奈。

    蒸汽机的轰鸣,如同一个新时代笨拙而有力的心跳,在这古老帝国的血脉中,艰难而执着地搏动着。

    他知道,铁路终会铺就,钢铁巨龙终将驰骋神州。

    但此刻,他只能将这野望深藏,先以这原始的“铁牛”,碾碎贺兰山下的顽石!

    靖康六年的初夏,大宋的征西铁骑与后勤铁龙,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轰然撞向那片被风沙与野心笼罩的西北大地!

    ha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