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纨绔六皇子,从八岁开始布局天下 > 第269章 血书入京,暗流汹涌

第269章 血书入京,暗流汹涌(1/2)

    晨曦未破,京城犹在沉睡。

    昨夜的一场暴雨将城中尘埃尽数压下,街道泥泞。

    水洼处泛着浑浊的波光,偶有细碎雨滴自屋檐残落,击起涟漪。

    荀破一行人穿行在这寂静的天色里。

    今晨的北风格外凛冽,吹得蓑衣猎猎作响,行人稀少。

    连街角那只惯常觅食的黄狗,也蜷伏在破布堆中,不愿出窝。

    他们走得极快,马匹未敢动用,全凭脚程绕开了巡逻最密集的几条主道。

    荀破走在最前,身披旧青布短袍,头戴宽檐斗笠,身形矫健,眉目沉稳。

    其后是一辆改装过的平车,上铺厚毯油布,半遮着昏迷不醒的沈彦——

    他的脸苍白如纸,呼吸急促,手中却依旧紧攥着那只用牛皮裹着、边角沾血的布囊。

    那是他全力护住的东西,哪怕在陷入昏迷之前,也未曾松手。

    平车两侧有两名随行卫士,一左一右,皆是沈家旧部乔装而成,神情冷肃,不发一言。

    荀破每穿过一处街口,都会凝神数息,目光如刀。

    迅速扫视四周的房檐、角落、窗影,才继续前行。

    王恒的余党虽已溃散,但夜凛残余尚未肃清。

    沈彦手中所携证物,关乎朝局生死,万不容有失。

    行至一处巷尾,荀破抬手示意众人停下,随后转身蹲下,手指轻轻拂开一块青石板。

    石下赫然是一口狭窄的密井——

    那是皇宫密道的前接入口之一,由段震布置、仅少数心腹知晓。

    他回头看了眼昏迷中的沈彦,语声低沉道:“再忍一忍,就要进宫了。”

    两名随行卫士默默点头,将沈彦小心抬下。

    巷外,禁军骑队自远方急速掠过,马蹄溅起泥水,惊起乌鸦数只,黑影如箭,划破破晓的天穹。

    ?

    皇宫西阁,御书房内烛火通明。

    宁龙披着暗红常服,面色铁青地坐于榻前。

    他昨夜未眠,双眼赤红,鬓角乱发微湿。段震立于其侧,神情同样凝重。

    “……人呢?”宁龙低声问。

    段震正欲回答,门外忽传低鸣——是秘卫特定的信号。

    片刻后,荀破带着沈彦入内,沈彦被简单包扎,面色苍白。

    眼角还有干涸血迹,神智虽未完全清明,却也勉强靠着站定。

    “陛……下……”他喉中沙哑,目光涣散,右手却依旧死死抱着那只布囊。

    荀破上前一步,将囊袋呈至龙案之上,语声肃然:

    “臣等不辱使命,沈彦带回沈泰遗书、毒粮实证、钦差遇刺过程详录。”

    “此物曾引夜凛追杀,道上死伤惨重。”

    宁龙未动。

    他凝视那包裹许久,直到沈彦踉跄跪下,才缓缓伸手,一层层剥开那油布、血绢与内袋。

    每翻出一页、每揭一层,脸色便沉一分。

    布囊内,除了沈泰遗书一封,还有由沈彦亲笔誊录。

    附有实物样本的粮料调度记录,其中四份令文上署有沈家三子亲笔签名。

    另有宁昭所拟军令、焚粮传令、以及一份未曾公开的密件——

    勾连王恒之嫌,已难狡辩。

    静。

    御书房中寂然无声。火光微跳,映着宁龙压抑至极致的怒意。

    沈彦强撑精神,断断续续道:“臣父……”

    “死前言,宁昭之谋,乃有预谋……”

    “王相与之暗通声气……欲借焚粮之事……”

    “嫁祸北荒、陷害大玄,以乱天下为借口,谋篡……”

    “够了!”宁龙猛然拍案而起,手中血书被震得散落一地,绢面翻飞,墨迹犹湿。

    他的脸色骇人,双目如炬,怒意几欲沸腾。他转头盯向段震,沉声一字一句:

    “沈家……王恒……一个不留。”

    “立即着令,彻查沈家三房,抄家、问罪、严审所有文书往来。若有抗命,格杀勿论!”

    “遵旨!”段震拱手领命,神情森寒如铁。

    荀破低头立于一侧,目光掠过那地上的血书、沈彦苍白的脸,还有宁龙几近失控的神情。

    京剧风暴,终于彻底炸裂。

    日光已渐升起,薄雾未散,京城内一处方圆百丈的街区被彻底封锁。

    王相府旧址,已成一片废墟。

    砖石坍塌、檐柱焦黑,昔日气势恢宏的门楼。

    早已不复旧貌,只剩断梁残壁,横陈如兽骨。

    灰白雾霭中,禁军持戈巡逻,眼神冷峻。

    无人言语,唯有脚步踩入湿土、碎瓦的细响,在空气中微微颤动。

    一排排京兆府吏正小心翼翼地翻检废墟残骸,搜寻可能遗留的文书、密函、暗格。

    他们中不少人衣袍沾着尘灰与血迹,神情惶然。

    段震立于焦土之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