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不错,这根老参怕是有百年之久,还是你小子会送礼,知道老道的喜好。”孙思邈说完哈哈大笑。
“淑儿,还不快去弄点软饮,怎么今天没个礼数了?”孙淑不情愿的出了房门,去给众人准备喝的了。
“这些日子家里客人多,害的老道没个清闲,什么研究都没做成。孙行都躲出去读书了,这孩子天资不足,也就是靠着勤快一途了。”
“孙先生,孙行大哥以后必能进士及第,民间不是说儿孙自有儿孙福嘛。”
孙行,在历史上将来会是武则天的重臣,一把年纪才出头。
“呵呵,进士及第又如何?还要等吏部考核,又不知道那年那月了。这孩子天资不足,不然就跟着老道学医了,如今只能读书做官一途。”
葛明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原来是孙思邈觉得自己儿子天资不足,所以不愿意传给他医术,只能勉为其难读书考进士,将来随便当个官做做,了却残生。
在孙思邈看来,做官是绝对不如学医的,否则孙思邈也不会从隋朝时期就坚持不做官了。孙思邈现在有药王妙应真人的封号,给儿孙弄个官做做一点都不是难事。
哎,这老头实在过于正直了。
“孙先生,等小子买了宅子您就搬过去,弄个院子好好搞研究,孙行大哥也好在家好好读书。”
孙思邈笑着说到:“既然如此老道就不客气了,一是想念你家的饭食,老道这胃怕是容不下其他饭食了。二是这些研究离不开你,你小子搞了一堆东西,让老道慢慢做验证,可是苦了老道了。”
“想当年游历四方,采药治病,以后怕是难咯。对了,显微镜你可要抓点紧,老道觉得你能弄出来。”
关于显微镜,葛明觉得自己也能弄出来,关键是镜片达不到要求,非要弄出好的玻璃才行。从烧出玻璃到现在都要三年了,试了不少材料和方法,烧出来的玻璃还是绿油油的。别看这玩意没什么光学用途,但是居然很值钱,这找谁说理去?
“孙先生,显微镜的原理其实不难,只是需要比较精巧的制作工艺,主要还是镜片的制作难度很大。”
“小子打算跟人再开食为天,就是以前跟小子经常通信的魏高明,魏征魏侍中家里的晚辈。这样就有了庄子,不但可以养猪种菜,还可以弄个窑继续实验烧制玻璃。”
孙思邈说到:“你从小除了胡搞之外,从来都让人省心,就连胡搞也都是搞出来有用的东西。走一步看几步的性子如同一个老头子,老道觉得你开酒楼只是其次,为了怕是你家哪些独有的调料吧?”
葛明一惊,尴尬的说道:“什么都瞒不过孙先生。”
“小圣童遇上老圣童,自然就差了点。”说完孙思邈哈哈大笑。别看孙思邈每天精力都在研究医术上,可是这人太智慧了,葛明的作为基本瞒不过孙思邈,再说葛明从来就没打算瞒着孙思邈。
孙思邈又说到:“你从小心眼儿就多,过些日子要是进宫陪着太子读书,老道也就放心了不少。”
葛明听后深受感动,目前来看进宫陪着太子读书成了怕是改变不了了,这要是进宫不多几个心眼儿,估计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好多人都死于宫斗剧的第一集。
别看陪着太子伴读没什么品级,关键是陪着太子成长,不但是陪读也是玩伴,将来等到太子登基必定仕途坦途。
虽然葛明不愿意去,但是不知道多少人盯着这个位置呢。无数勋贵都削尖了脑袋想把晚辈子侄送进去陪着太子读书,不管葛明愿意不愿意,已经算是动了别人的蛋糕。
既然动了别人的蛋糕,那必定会有一些事情发生。人生就是这样,根本就不认识的人,也可以成为对手,甚至下死手。
趁着葛三爷还没进宫觐见,自己也没收到入宫的旨意,先玩上一段时间再说。既然无法改变,那就先爽几天。
说完了正经事,一群娃子陪着孙思邈说说笑笑。孙神仙也不例外,喜欢这么多孩子在自己身边的。
等到若云提着菜篮子回来,孙家就更热闹了。
若云看到葛明、丁香等人,眼泪都要掉下来了。这才几天功夫,是真心想念啊。以前在葛家不用干什么活,只要把孙思邈伺候好了就行,不但好吃好喝,还有不少玩伴。现在这日子,说起来简直都是泪啊。
眼看着要到中午了,孙淑非要留葛明等人用饭,葛明一看孙家连个妇人都没有,难道孙淑亲自动手不成?孙淑的母亲,也就是孙思邈的儿媳,多年之前就已经离世了,所以现在的孙家老中青三个光棍,再加若云这个小道童,那就是老中青少四世同堂的光棍。
葛明不由得感叹,老孙太正直了,这院子跟普通人家差不多,家里连个仆人都没有。怎么说也是有真人的封号,一把年纪光记得治病救人了,也没说弄点钱把家里好好搞搞。
葛明让薛礼和小猴子出了孙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