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长安店铺林立,四方珍奇,皆所积集,街上做什么买卖的都有。人多,买卖人也多,酒楼的数量自然就不会少了。
对于外面的吃食,葛明没多大兴趣,就算龙肝凤髓也未必有家的馒头好吃。但是吃饭其实也要靠气氛,一群晚辈陪着孙神仙吃饭,老少都开心,连孙思邈都吃的有些积食了。
最后又如同跟在葛家时一般,众人在小院子里打上了太极拳,不由得让众人想起在临渝时候的生活。尤其是葛明刚弄出各种美食时,积食成了一种常态。
从孙家告辞出来,葛明约好了过几天再来看孙思邈。今天算是葛明在长安行走比较时间比较长的一天,此时才发现长安城的规划非常合理。
南北向大街八条,东西向大街四十条,纵横交错的道路将长安城分作了一百一十坊。朱雀大街南北走向,是长安城的中轴线,城东属于万年县,城西属于长安县。
坊间道路笔直,去哪里都非常方便,不管从哪个坊到另外一个坊,最多只需要转一个弯。因为四四方方分块的布局,去那儿最多走长方形的两个边。
坊墙四面各开一门,中有十字大街,然后还有一些小路,其实有点类似后世比较大的小区,小区里面很多宅子,只是宅子大小差别就非常大。
有的坊比较特殊,有的寺庙就足足占了整个坊。
葛明对昭国坊还是有一些记忆的,将来白居易就会在这里居住。当然白居易买不起房子,还是租的宅子。葛明想着要不要就在昭国坊找个宅子算了,这里民风应该比较淳朴,没有一所豪宅,几乎全都是普通人家。
葛家怎么说也是有爵位的,在这里住不怕被人欺负。
心里虽然这样想,但是步子没有停下来。找宅子要先找个牙行才是,但是自己人生地不熟的,还是等回了尉迟家之后找个懂行的人带着才是。
这可是京城,人多坏人自然也就比较多了。再说就算不是坏人,碰上葛明这种外地乡下人,说不定都会欺负一下。
从古至今,京城的人都非常有优越感,其他地方的全是土包子。在古代当然不叫土包子,而是叫乡下野人,不识礼数、不懂教化。
这个传统由来已久,自从封建制开始,住在国都的人才叫国民,把不住在国都之外的人统一叫做野人。
绝大多数人都喜欢去更加繁华的地方,因为机会更多,这就是所谓的人往高处走吧,毕竟谁都不想当野人。
葛明突然想到后世的历史,五代的时候四个朝代的京城在汴梁,每次朝代更换的时候京城的人都会被屠杀一遍,但是人还是喜欢往汴梁跑。
葛明一边胡思乱想,一边往前走。这人要是想这事,就容易走错道。好巧不巧,撞上了对面的一个人。
葛明个头不算太高,前些年瘦下来之后就没再胖回去,身体明显消瘦了很多。这一下居然差点被撞倒在地上,还好身边的薛礼把葛明扶住了。
葛明想着是自己不专心,所以撞到了人,正打算道歉。只是抬头一看不要紧,居然还是见过的人。要说葛明来长安时间还不久,认识的人实在屈指可数,人世间的缘分就是这么神奇。
对方蒜头鼻子、蛤蟆嘴,脸上这颗大黑痣异常显眼,黑痣上面长了几根黑毛,足足有一寸多长,不是裴寂的侄孙裴大光还能是谁?
这个裴大光带着一群狗腿子,正在吆五喝六的往前走,脑袋抬得不能再高了。葛明正好在想着事情,好巧不巧的就这么撞上了。
葛明一看是裴大光,怒从心中来,大声喊道:“你这癞蛤蟆,走路不长眼睛?”
裴大光居然呆住了,从没有人撞了自己还敢这么嚣张的,这还是自己到京城之后的第一次,所以被葛明镇住了。
不过片刻而已,裴大光就反应了过来,从来都是自己欺负别人,这个小白脸居然对自己乱吵吵。仔细一看,居然有些眼熟,不过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
旁边狗腿子眼尖,在裴大光耳边轻轻说到:“少爷,这小子是上次跟尉迟宝林那伙人到西市的那小子。”
裴大光这才想了起来,上次吃了大亏,自然忘不了。
“你这个小白脸,走路才不长眼呢。”
“你个癞蛤蟆才不长眼呢,不好好在家待着出来吓唬谁呢?”
“你个小白脸居然出口伤人,看来是不知道本少爷的厉害。”
“你个癞蛤蟆。”
“你个小白脸。”
“你个癞蛤蟆。”
“你个小白脸。”
两人就这么光动嘴不动手,像极了松江人,葛明从来没觉得小白脸是骂人的话。
裴大光是个混账,不是傻子,尉迟宝林那是少国公,不是谁都惹得起的。也不知道葛明是落了单了,还是尉迟宝林就在附近,所以迟迟不敢动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