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粮。。。。。。
“老四,这是人家的民族服装,这是人家的习俗,跟咱们唐人不一样。”
“哦哦哦,原来如此。”
葛粮擦擦满头汗水,我家老四年纪小,可不能早早接触这种事。
继续往前走了一段,葛明指着一家青楼。
“大哥,这家酒楼怎么这个时辰不营业?老板不是要亏死?”
葛粮一看是青楼,尴尬的说到:“这家不是酒楼。”
“啊?这么富丽堂皇的不是酒楼?不卖饭菜,那卖什么的?”
葛粮、葛仓、尉迟宝林满头黑线。卖什么的?这个问题很难回答。
薛礼也非常好奇,把背着的钱袋子往上提了提。
“大师哥,二师哥,这地方看起来真好看,到底是卖什么的?”
丁香、小丫更是不懂,竖着耳朵等结果。
葛粮此时觉得应该听老四的,去西市逛逛算了。
尉迟宝林觉得父亲大人说的对,明哥儿年幼,跟咱们玩不到一起去。
“呃呃,老四,大哥看东市也没什么逛的,不如咱们去西市看看。”
“大哥,咱们才到东市没多久,不逛完了怎么就走?”
“走走走,咱们去西市看看。”葛粮拉着葛明,葛仓拉着薛礼,丁香、小丫、小猴子满头雾水跟在身后。葛明心中暗暗好笑,这两个混账堂哥,怕是这些日子就没干好事。
众人从东市出来沿着大街往西走,约莫一刻钟之后。
“大哥,这不是瞎折腾吗?刚才好像过路尉迟叔叔家了。”
“老四,就你话多,这不是为了迁就你嘛,赶紧走。”
西市跟东市是成对称布局的,葛明觉得西市比较有看头一些,东市餐饮娱乐居多,还有就是一些比较高端的店铺,算是富贵人经常去的地方,不是适合逛街的地方。
西市更像是个批发市场,环境不如东市,店铺多也比较乱,人更多、更加嘈杂。不过看到这个场景,葛明后世幼年的血脉觉醒了,那时候最喜欢跟着父母去赶大集,看到卖什么的都觉得稀奇。
不光葛明如此,丁香、小丫还有小猴子也是如此。薛礼刚到葛家没多久,本是穷孩子出身,让他在东市逛都有些不自在,在西市明显觉得舒坦了很多。不过这里人更杂一些,薛礼赶紧把钱袋子放到了胸前,背着改成抱着了。
至于尉迟宝林,撇着嘴老大不乐意,觉得自己就不应该在这种地方出现。葛粮、葛仓就无所谓,饶有兴趣的看着周围不少店铺。
有些卖头饰的、梳子的,两个丫头欢快跑进店铺,看看这个看看那个,把这个放到头上对对方好不好看。葛明突然想到,好像还是第一次带着两个丫头逛这种地方,以前逛街真的是逛街,随便看看而已,因为葛明觉得实在没什么东西可买的。
“丁香姐、小丫,看上什么就说话,今天本小郎君买单。”都是些不值钱的小东西,葛明说的非常有底气。
葛明好像没给两人买过东西,不过家里的香水、香皂随便用。至于乱七八糟的头饰之类的东西,葛明也不太懂,好像以前在临渝的时候有人上门卖,所以自己也没多注意。
这两个丫头的穿着、饰品,应该都是母亲大人给置办的吧。
两人一听开心不已,买了梳子、木簪等小玩意,做工极为精细。只是黑乎乎的颜色太丑,店家说这是乌木是顶好的木料,木头千万年后才变成这样,葛明自然不懂。让薛礼掏钱出来付账,居然才十个铜钱。
葛明是怀着目的来西市的,因为在尉迟家吃到了孜然,这东西基本都是胡商带过来的,所以想看看有哪些香料可以买的。
尤其是孜然,这是烤肉的灵魂。这大夏天的,晚上烤肉吃冰沙,就算第二天拉稀也认了。
葛明发现西市的唐人小贩大多是卖乱七八糟东西的,各种小玩意居多,还有农具等东西。胡商售卖的全是高价的东西,其实这也难怪,跋山涉水的肯定带不了多少货物,自然是带一些高价的商品才是。
地毯、玉石、宝石、贡龙油绢,这些华而不实等东西葛明个看不上,但是极为适合做礼物。尉迟宝林是懂行的,毕竟在长安也这么多年了。
“明哥儿,这贡龙油绢可是好东西,据说是用特殊的油颜色,能防雨不漏。”
“那不是只能做雨衣穿?或者做雨伞?”尉迟宝林一想好像还真是这个道理,也不知道为何这东西卖的这么贵?
人参、牛黄这东西孙思邈应该喜欢,买上一些做礼品老头应该比较喜欢,于是葛明打算上前问问价格。
“店家,这人参、牛黄怎么卖的?”
店家是个老头,个不高甚至有些瘦小,脸型非常有意思,脑门突出、嘴巴突出。老头一看是个穿着华丽的小郎君,跟着丫鬟小厮不说,还有几个同样穿着华丽的郎君,自然不敢怠慢。
“哎呀,这位小郎君,这可是顶好的辽东参和北地牛黄。您要是要的量大,价钱好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