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唐钓鱼人 > 第248章 逛东市,逛西市

第248章 逛东市,逛西市(1/3)

    “小郎君,真的吗?去哪里?”

    连睡着的小丫和小猴子都醒了。

    葛明微微一笑,说到:“本小郎君对哪里都不熟,这要是万一迷了路,本小郎君英俊,丁香漂亮,小丫可爱,小猴子敦厚,说不定全被人拐了去。”

    丁香、小丫脸红,小猴子傻笑。

    “大哥和二哥昨天打了一宿麻将,现在正睡觉呢,等睡醒了让他们带着咱们出去逛逛,本小郎君现在打算补一觉。”

    丁香、小丫帮着铺床,小猴子打来洗脸水,在三人服侍下葛明打算睡觉。看到葛明上了床榻,丁香几人小心出了房间。

    只是床榻难受,葛明不习惯;枕头高度不对,应该差了半指;怎么调都不舒服,居然有些睡不着。

    葛明躺在床榻上睡不着,盘算着好像很多事要做,但是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开始。

    酒楼要开,问题是没有猪肉供应,没有可口的猪肉那就少了竞争力。现在养猪也来不及,想养猪那还需要有农庄才行,反正猪肉太早吃不上。

    再说长安开酒楼跟临渝完全不同,临渝父亲说了算,开酒楼出不了什么麻烦。长安就不同了,这里高官显贵太多,要是有人找茬怎么办?这太正常了,不是你得罪了别人别人才来找茬,可能觉得你混得好所以来找茬,人性就是如此,尤其是闲的蛋疼的勋贵们。

    在什么地方开,还要租买店铺,这些东西一点都不懂,可以说是完全没底。到了长安,临渝百事通的福伯就没多大用处了,跟其他老仆差不多,也是土包子进城,看什么都稀奇的时候。

    看来需要找人合伙才行,尉迟恭是个好选择,脾气大、级别高,别人不敢惹。哎,要说尉迟恭真是命好,碰上本小郎君愿意跟他合伙的人。

    过些日子悲催的生活就要来了,要进宫陪着李承乾读书,李承乾好像跟魏高明一样大,都比自己小一岁。这么小年纪应该还没弯吧?好像也没到称心出现的时候呢。

    这么热的天,不知道进宫要不要多穿几条裤子,安全第一,安全第一。

    昨天没睡好,胡思乱想一通之后,葛明总算睡着了。

    临近中午,葛明被丁香叫醒。随便洗洗脸,人总算精神了很多,要说还是年轻好哇,要是后世坐着睡了一夜,没两天时间补不回来。

    中饭依然群魔乱舞,好在父亲已经苏醒了,据说尉迟家有上好的醒酒药物,还据说这东西比尉迟家的酒都多。。。。。。

    用过中饭之后,葛明打算出去逛逛,让两个堂哥带路。尉迟宝林自然更想出去逛逛,于是自告奋勇带路。

    葛明让薛礼带上些钱,带着小丫等人跟着三个哥哥出发了。薛礼武力高,力气大,背着铜钱不在话下。要说在唐代花钱都不容易,全是铜钱,这东西死重死重的。

    去哪里逛?葛明最想去的就是东市和西市。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葛明当年是背过木兰辞的。

    据说买东西的说法就源自唐代,去东市、西市购物,演变成了买东西,一直流传到现在。

    东市和西市就在长安东西两侧,是对称的布局,不过已经靠近东西城墙,这时候长安城并不大,所以其实距离并不远。

    据说东西两市四面立邸,四方珍奇,皆所积集。有笔行、酒肆、铁行、肉行、买胡琴者、杂戏、琵琶名手、货锦绣财帛者,异常繁华。

    东西两市的差别也是有的,东市出名的是餐饮娱乐行业,西市出名的是贸易,是无数胡商的聚集地。所以勋贵喜欢去东市,买卖人去西市,这就导致东市的地位比西市高出很多。

    葛明更想去西市转转,看看有没有什么新奇的玩意,那里胡商比较多,肯定有一些异域的东西。只是尉迟宝林对西市嗤之以鼻,说那是下等人去的地方,葛粮、葛仓也这样认为,于是没办法只好去了东市。

    尉迟家一直往东就是东市所在的地方了,到了东市,葛明才发现确实是个好地方,店面整洁干净,远远望去人就不少,各种牌匾全都有,商品非常齐全。

    转了一会葛明就发现有一个特点,买同样货物的都扎堆,一问尉迟宝林才知道,原来人家叫做“行”,是官府有意为之,这样比较方便管理,买东西的人也少走路,不过扎堆做生意竞争有些大呀。

    酒楼林立,青楼林立,果然是个消费的好地方啊,最适合醉生梦死了。

    刚过了饭点,这时候酒楼的人不多,至于青楼大白天的休息,到了华灯初上的时候才是生意最好的时候。

    “大哥、二哥,这家酒楼门口怎么有几个怪模怪样的人?天气也没那么热啊,怎么穿的这么少?”葛明指着一家酒楼门口两个迎宾的胡姬,衣着暴露正在扭动着腰肢。

    葛粮一把挡住葛明的眼睛,尴尬的说到:“老四,这是胡姬,是从大唐西边很远的地方来的,专门负责迎宾的。”

    “那不是大唐人?难怪头发是亚麻色的呢,怎么穿这么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