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一九九五,千门江湖 > 第144章 两年后,新加坡之王

第144章 两年后,新加坡之王(2/3)

"我微笑回应,"我们也希望能为这里的金融发展做点贡献。"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我在各种政商名流之间游走。

    德意志银行的亚太区总裁、花旗集团的副总、淡马锡控股的投资经理,这些以前高不可攀的人物,现在都主动和我交流,探讨合作的可能性。

    "林先生的投资眼光确实独到。"一位香港来的基金经理举着红酒说。

    "您去年在越南的那笔投资,收益率达到了80%,我们都很佩服。"

    "运气好而已。"我谦虚地回应,心里却在想:如果默哥在,他肯定会说"什么运气,那是我们的本事"。

    在外人看来,我就是个典型的成功商人:年轻、有钱、有眼光。

    但只有我自己知道,心里总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就像吃饱了但不香。

    晚宴进行到一半的时候,瑞银集团的亚洲区主席走了过来。

    这是今晚的重点目标,他们手里有个马来西亚的港口项目,投资规模8亿美金,正在找合作伙伴。

    "林先生,听说您对我们的马来西亚项目感兴趣?"他直接问道。

    "是的,这个项目前景不错。"我点头,"不过具体怎么合作,还得细谈。"

    就在这时,我习惯性地想叫王胖子过来一起商量。

    这种重要的商务谈判,以前我们总是配合作战,他负责给压力,我负责谈条件,配合得天衣无缝。

    我转过头,看到王总正在和一群马来西亚商人交谈,西装革履,谈吐得体,完全是个标准的职业经理人。

    他在说话时还是习惯用手比划,但动作明显收敛了很多,不像以前那样张牙舞爪。

    那一瞬间,我差点脱口而出"胖子",但话到嘴边却变成了:"王总,您觉得这个项目怎么样?"

    王总听到我的声音,礼貌地和那边的人说了声抱歉,然后走了过来。

    他的步伐很稳,表情很专业,就像任何一个称职的副总裁。

    "瑞银的这个项目我看过了,"他很职业地说,"预期回报率在12%左右,风险系数中等,可以考虑。''

    ''不过要注意马来政府那边的政策风险。"

    瑞银的主席点头:"王总分析得很到位。"

    接下来的谈判很顺利,我们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

    瑞银主席满意地离开后,只剩下我和王总站在原地。

    "干得不错。"我拍了拍他的肩膀,想找回一些以前的感觉。

    "谢谢林先生。"他客气地回应,然后准备回到自己的社交圈。

    我突然有点舍不得,叫住了他:"那个...晚点有空吗?咱们..."

    "林先生还有什么指示吗?"他停下脚步,很专业地问。

    看着他客气而疏远的表情,我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没事,你去忙吧。"

    他点点头,转身走了。

    我站在那里,看着他的背影,心里突然很难受。

    以前的王胖子会在成功后兴奋地和我击掌,会在我拍他肩膀时咧嘴大笑,会毫无顾忌地说"老大,咱们真他妈厉害"。

    而现在的王总,虽然依然支持我,依然和我合作,但那种发自内心的亲近感却没了。

    晚宴结束后,我坐在奔驰S350的后座上,看着车窗外的霓虹灯光。

    司机很专业,没有多话,只是平稳地开向圣淘沙的别墅区。

    回到家里,我换下晚礼服,在书房里给自己倒了杯威士忌。

    墙上挂着各种荣誉证书:新加坡杰出企业家奖、亚洲最具影响力投资人、《商业周刊》封面人物...

    这些都证明着我的成功,但为什么心里总是空落落的?

    我拿出诺基亚E71,翻到王胖子的号码。

    想给他发条短信,就像以前那样随便聊聊。

    编辑框里打了删,删了又打:"今晚辛苦了。"

    发送。

    很快收到回复:"应该的,林先生。"

    我盯着那句"林先生",突然鼻子一酸。

    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连短信都要这么客气了?

    以前他发短信从来都是"老大"开头,现在却是"林先生"。

    以前我们会为了一顿饭争论半天去哪吃,现在却连私下聊天都不知道说什么。

    我又给刘瘦子发了条短信:"今天辛苦了。"

    回复很快:"不辛苦,这是我的工作。"

    看着这些客套的回复,我突然明白了什么。

    我们成功了,真的成功了。

    有钱了,有地位了,有人尊敬了。

    但那种最珍贵的东西——兄弟情,却在不知不觉中变了质。

    也许这就是成长的代价,也许这就是成功的必然结果。

    当你站得越高,身边的人就离你越远。当你越有钱,真心话就越难说出口。

    我走到阳台上,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