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单多次测试,观察市场反应。
机构对冲的特征:大单分拆,分时段执行。
这些东西,跟表叔教我的"读心术"确实很像。
马库斯教的是宏观分析和情报收集。
"政客的话,永远反着听。"他的第一课就很实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一个央行行长说'我们的货币很稳定'时,你觉得接下来会怎么样?"
"要贬值了?"我试探着问。
"宾果!"马库斯打了个响指,"他们越强调什么,越说明什么出问题了。"
但最难的还是把这些知识整合起来。
三个星期后,我们才勉强能听懂他们在说什么。
一个月后,才开始能跟上他们的思路。
期间,王胖子差点崩溃。
有天晚上他抱着头痛哭:"老大,我脑子不够用了!那些什么希腊字母的公式,我怎么都记不住!"
刘瘦子也好不到哪去,连着一个星期,他每天只睡三个小时,眼睛红得像兔子。
花蕊倒是学得不错,但也瘦了一大圈。
最痛苦的是我,作为老大,我不能表现出一点退缩。
白天强撑着学习,晚上一个人的时候,经常会想起默哥。
如果默哥还在,他会怎么鼓励我们?
"学不会也得学。"我咬着牙对大家说,"如果我们连敌人用的武器都不认识,拿什么去报仇?"
转机出现在第五个星期。
那天约翰逊讲到期权定价模型时,我突然灵光一现。
"等等。"我打断他,"你说这个期权,就像是买了一张彩票?"
"可以这么理解。"
"那这不就是赌桌上的'保险'吗?"我越想越兴奋,"花钱买个机会,赌对了大赚,赌错了就当买教训?"
约翰逊愣了一下,然后兴奋地点头:"完全正确!你理解了期权的本质!"
从那以后,我开始用赌桌的思维重新理解这些金融工具。
期货就是"赌未来"。
期权就是"买保险"。
掉期就是"换牌"。
衍生品就是"复合赌局"。
用这种方式理解,那些复杂的概念突然变得简单了。
第六个星期,我开始研究"建筑师"的交易习惯。
通过各种公开资料,我收集了他过去十年参与的所有重大事件的交易记录。
然后用刚学会的分析方法,寻找他的"牌路"。
"老大,您发现什么了?"刘瘦子问。
"这家伙有个致命弱点。"我指着分析图,"他太自信了。"
"怎么说?"
"你看,每次大获全胜后,他下一次的投注都会更激进。"我调出更多数据。
"而且他有个习惯,喜欢在关键时刻加倍下注,这在赌桌上叫'追胜'。"
美智子凑过来看:"追胜?"
"就是连续赢钱后,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开始下更大的注。"我解释道。
"这是赌徒最容易犯的错误。"
约翰逊眼睛一亮:"你的意思是,如果我们能在他最自信的时候给他一记重击..."
"没错。"我点点头,"就像在赌桌上,当对手以为自己拿到了天牌时,突然发现自己被人做了局。"
第七个星期结束时,我们的实力有了质的飞跃。
虽然还远远比不上"建筑师"这样的顶级玩家,但至少已经能听懂他们在玩什么游戏了。
就在这时,刘瘦子突然冲进办公室,手里拿着一沓打印资料。
"老大!我发现机会了!"
"什么机会?"
"国际原油期货!"刘瘦子把资料摊在桌上,"您看这些数据,下个月原油市场会有大动作!"
我仔细研究着那些图表和分析报告。
确实,从技术面和基本面来看,原油价格正处在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上。
"而且,"刘瘦子越说越兴奋,"根据我们掌握的情报,'建筑师'在原油期货上建立了巨大的空头头寸!"
我的心脏开始狂跳。
这就是我们等待的机会!
"建筑师",看来是时候让你尝尝被人做局的滋味了。
......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