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辽国公 > 第435章 微服辽东有感

第435章 微服辽东有感(1/2)

    朱元璋此次出行,实乃微服之举。

    万民商会商船上众人,皆未识得朱元璋身份。

    朱元璋仅携二虎及数位经验老到的锦衣卫相伴同行。

    一行人隐于商船角落,不事张扬。

    二虎机警非常,时刻留意着周遭动静,那几位锦衣卫亦是目光敏锐,暗中戒备。朱元璋身处其中,观察着船上众人言行,感受着别样氛围。

    他见船员们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对这商船运营之有序暗自点头。

    又瞧商人们谈论着各地生意经,言语间提及辽东之繁华,心中更是好奇。

    这微服之行,让朱元璋得以贴近民间,亲身体会辽东发展给百姓生计、商贸往来带来的改变,愈发期待抵达辽东后的见闻。

    待商船缓缓驶入辽东金州港口,眼前景象如画卷般在朱元璋眼前徐徐展开。

    但见那港口规模宏大,码头绵延,一艘艘船只有序停靠,装卸货物的工人穿梭其间,一片繁忙之景。

    港口设施极为完备,崭新的仓库林立,坚固的栈桥延伸至海中。

    岸边,起重机等器械有序运作,将货物高效搬运,其精巧设计与娴熟操作,令朱元璋目不暇接。

    再看民生,街道整洁,屋舍俨然。

    百姓们衣着整洁,神色安然,往来交易,笑语声声。

    街边店铺琳琅满目,各类商品应有尽有,从日常用品到新奇物件,不一而足。

    孩童们嬉笑玩耍,老人们悠然闲坐,处处透着祥和富足。

    这般景象,与朱元璋印象中边地的荒凉大相径庭,心中不禁大为震撼,暗自思忖辽东竟已发展至此,远超所料,这背后究竟是何等作为,着实引人深思。

    金州此地,道路皆以水泥铺就,坚实平坦。

    屋舍多为水泥砖房,望去整洁而牢固,排列有序。

    街道之上,有专人司职清扫,每隔一段路程,便置有垃圾桶,使得街面干净整洁,一尘不染。

    这般景象,于朱元璋心中,直如世外桃源一般。

    遥想当年,他身为放牛娃,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几近饿死。

    而眼前辽东百姓,人人面色红润,神情欢愉,笑容常挂于脸。

    老者皆有所养,安享天伦;幼童皆有所护,快乐成长。

    朱元璋一路走来,目睹此景,心中感慨万千。

    他深知,民生之安稳,乃国之根本。

    辽东能有今日之盛,必有其独到治理之法。

    此趟辽东之行,所见所闻,皆令他重新审视这方土地,暗自思索如何将辽东之经验,推行至大明各处,让天下百姓皆能过上这般富足安乐的日子。

    朱元璋倒也不急于径直前往盖州寻觅常孤雏,反在金州悠然自得地游玩起来,尽情体验辽东这别具一格的风土人情。

    他漫步于金州街头,时而驻足观看街边艺人的杂耍表演,那精彩绝伦的技艺引得众人阵阵喝彩,他亦不禁拍手叫好;时而走进店铺,与商贩攀谈,听他们讲述辽东的物产特色与生意经。

    行至茶馆,他入内坐下,点上一壶香茗,静听邻桌之人谈论家长里短、辽东趣事。

    街头巷尾,各类小吃香气扑鼻,他尝着从未吃过的美食,感受独特风味。

    瞧见百姓们安居乐业,生活充满生机,心中满是思索。

    这金州之行,让他更深入地了解辽东,也为之后与常孤雏会面,有了更多的考量与准备。

    朱元璋忆起往昔应允常孤雏开拓辽东之事。

    彼时,常孤雏领命而去,于辽东与北元残余势力浴血征战,凭借勇毅智谋,终收复辽东全境。

    其后,更是乘胜进军,一举拿下高丽、倭国。

    如今眼前辽东之景,百姓生活富足安乐,实令久居应天的朱元璋始料未及。

    但见金州城内,道路平整,屋舍坚固,百姓衣食无忧,脸上洋溢满足。

    反观应天,虽为都城,然与辽东相较,竟也稍逊一筹。

    这般辽东盛景,远超朱元璋昔日想象。

    他心中既欣慰又震撼,欣慰常孤雏不负所托,将辽东治理得如此之好;震撼于辽东发展之迅猛,百姓生活之优渥。

    此番所见,让他对辽东、对常孤雏,有了全新且更为深刻的认知。

    常孤雏这小子,当真厉害!

    不仅行军打仗有勇有谋,治理地方亦是出类拔萃。

    辽东此番翻天覆地之变,皆赖常孤雏之功。

    往昔,辽东常被视作苦寒之地,孰料如今竟焕发出前所未有的蓬勃活力,一跃成为大明首屈一指的富庶之域。

    想那从前,提及辽东,众人皆道其地僻天寒、民生困苦。

    谁能料到,经常孤雏一番整治经营,辽东脱胎换骨。

    街市繁荣,工坊林立,百姓富足,处处洋溢生机。

    如此佳绩,足见常孤雏之能,实乃大明之栋梁。

    朱元璋心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