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常孤雏令研究院钻研蒸汽机。与之相关的技术典籍,常孤雏已然换取到手。平日里学校所授知识,此刻亦为可用。当下,也到了开发蒸汽机之时。
常孤雏深知,蒸汽机若研发成功,对战船改造而言,意义非凡。
彼时的战船,多以风力、人力为动力,行船速度与机动性大受限制。
而蒸汽机一旦应用于战船,将使战船摆脱对风力的过度依赖,无论逆风顺风,皆能稳定航行,极大提升战船在复杂气象条件下的作战能力。
其强大动力可驱动战船快速穿梭于海面,抢占先机,对战局胜负影响深远。
至于工坊动力设备的更换,亦有着诸多好处。
传统工坊依靠人力或畜力驱动器械,效率低下,产量有限。
引入蒸汽机作为动力源,各类工坊器械将得以高效运转。
以纺织工坊为例,蒸汽机带动纺织机,能使纺织速度成倍提升,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加产品产量,还能提升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如此一来,工坊可承接更多订单,创造更多财富。
常孤雏当机立断,决定更换工坊动力设备。
他选定一处更为宽敞、交通便利的新址作为工坊,便于运输大型蒸汽机设备及原材料。
新工坊将以蒸汽机为核心动力,重新规划布局,合理安排生产流程。
常孤雏期望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在提升工业生产水平的同时,为日后的军事装备升级奠定坚实基础,拥有更为强大的竞争力,在时代的浪潮中稳行。
今辽东之地,于煤矿与石油开采,已然积累相当技术。
煤矿开采,矿工们熟练掌握巷道掘进、采煤工艺,提升出煤效率;石油开采方面,钻井技术不断精进,出油量稳步增加。
此二者,为蒸汽机研发提供坚实物质与技术支撑。
蒸汽机,实乃大势所趋。
煤矿所产煤炭,可为蒸汽机提供优质燃料,确保动力持续供应。
石油经提炼所得燃油,亦能作为替代能源,拓宽蒸汽机能源路径。
且以当前辽东工业发展态势,无论是工坊器械运转,还是交通、军事装备革新,对高效动力装置需求极为迫切。
蒸汽机一旦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工坊生产将迎来巨大变革。
以往依赖人力、畜力的繁重劳作,皆可由蒸汽驱动的机械代劳,生产效率必将大幅提升,产品数量与质量亦能更上一层楼。
在交通领域,蒸汽动力车船可加速人员与物资流动,促进辽东与外界交流。
军事方面,战舰若装备蒸汽机,机动性与战斗力将显着增强,于保家卫国、拓展势力意义非凡。
是以,在辽东现有煤矿、石油开采技术积累之上,全力推进蒸汽机研发,乃顺应时代之举,关乎辽东未来兴衰,势在必行。
朱元璋闻知辽东竟建有水力发电站,心中顿生好奇之意。
锦衣卫呈报时,虽言语简要,却已引得他心痒难耐。
那水力发电站,依锦衣卫所言,以水之劲力转动器具,竟能生出神奇之光,照亮屋舍,还可驱使诸多新奇器械运作。
朱元璋自登基以来,历经无数奇事,然这般闻所未闻之物,着实令他心动。
他暗自思忖,这水力发电站若能为大明所用,不知可给百姓生计、国家发展带来何等巨变。
是故,他心中已然盘算,须得派遣得力之人前往辽东,细细考察这水力发电站的详情,看能否将其引入中原大地,造福万民,稳固大明江山社稷。
思忖再三,朱元璋心意已决,打算亲自走这一遭。
他深知,耳闻终是虚,眼见方为实,唯有亲身见识,方能知晓这水力发电站的究竟。
主意既定,朱元璋即刻召来太子朱标,面色凝重道:“标儿,咱欲往辽东一行,亲探那水力发电站。这期间,朝中诸事便交由你监国。你当以国事为重,勤于政务,有疑难之事,可与诸位大臣商议,切不可懈怠。”
朱标赶忙答道:“父皇放心,儿臣定当不负所托,兢兢业业,处理好朝中事务。”
朱元璋见状,微微点头,目光中满是期许,又叮嘱了一番,才着手安排起程事宜。
不多时,朱元璋便带着一队精挑细选的护卫,悄然踏上了前往辽东的路途。
一路上,他心中满是对水力发电站的好奇与期待,恨不得即刻就亲眼目睹那神奇之物。
此番朱元璋离了应天,并未大肆张扬,一行人轻车简从。
朝中大臣听闻朱标监国,心中虽各有揣测,料想皇上此举定有缘由,或与辽东诸事相关。
然众人皆深知圣意难测,便都识趣地未在朝堂之上提及此事。
每日早朝,大臣们依旧依序奏报政务,朱标端坐于监国之位,神情沉稳,聆听众臣所奏,不时询问细节,依礼依规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