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不第河山 > 第443章 墨池夜祭

第443章 墨池夜祭(3/3)


    进一步调查发现,徐王赵元偓是真宗胞弟,酷爱园林建筑,二十年前去世。而吕文谦曾是徐王府的侍讲学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所有线索都连起来了。”陈砚秋道,“吕文谦借徐王之名,行私建之实。那个徐姓匠人,很可能是徐王府的匠人!”

    就在此时,监视吕府的探子回报:吕文谦今夜要在退思园举行紧急墨池祭!

    赵明烛当机立断:“机会难得,我亲自带人潜入,务必人赃俱获!”

    夜色深沉,退思园外布下天罗地网。赵明烛带精干人手,从薛冰蟾发现的密道潜入地下厅堂。

    厅堂内烛火通明,吕文谦主持仪式,十余人围坐墨池旁,皆未戴面具。陈砚秋从暗处辨认出礼部侍郎郑允明、太常博士周延清等熟悉面孔,还有几位意想不到的朝中重臣。

    仪式进行到一半,赵明烛带人突然杀出:“皇城司办案,所有人不得妄动!”

    场面顿时大乱。吕文谦却异常镇定:“赵大人夜闯私宅,所谓何故?”

    赵明烛亮出密信抄本:“吕文谦,你勾结考官,操纵科举,证据确凿!还有这墨池祭,聚众行巫蛊之事,该当何罪?”

    吕文谦冷笑:“赵大人所言,老朽一概不知。至于诗社聚会,何罪之有?”

    突然,墨池中咕嘟冒泡,黑色液体翻滚,一股异香弥漫开来。众人只觉头晕目眩,功力稍浅的皇城司兵士已摇摇欲坠。

    “小心!香气有毒!”赵明烛大喝,但为时已晚。

    吕文谦大笑:“赵明烛,你既自投罗网,就留下做墨池祭品吧!”

    危急时刻,薛冰蟾从暗处现身,撒出一把药粉。异香遇药即散,众人神智稍清。

    “冰蟾散?”吕文震惊,“你怎会有此物?”

    薛冰蟾不答,直取吕文谦。二人交手数招,吕文谦竟武功不弱。

    此时陈砚秋在混乱中靠近墨池,发现池底似有机关。他想起薛冰蟾曾说墨池可能另有通道,立即潜入池中。

    墨汁浓稠,视线受阻。陈砚秋摸索池底,果然触到一处凸起。用力按下,池底突然打开,他随墨流坠入下方通道。

    通道尽头是一间密室,烛光摇曳中,一个白发老者正在焚烧文书。

    “徐先生?”陈砚秋脱口而出。

    老者猛然回头,面容竟与薛冰蟾有几分相似:“你是何人?”

    “薛冰蟾之友。”陈砚秋急道,“先生可是文衡之印的制作人?”

    老者动作一顿:“冰蟾她...还好吗?”

    此时赵明烛带人已制服吕文谦等人,循踪而来。老者长叹一声,放下手中文书:“老朽徐元矩,这一切的始作俑者...”

    在皇城司大牢中,徐元矩交代了惊人内情:原来所谓的“护文一脉”,最初确是一些真心担忧文脉断绝的学者组成。但在吕文谦手中逐渐变质,成为操纵科举、结党营私的工具。而墨池祭和墨酒,则是控制成员的手段。

    “那墨酒中混有特殊药物,长期饮用会产生依赖,并使人更容易被催眠暗示。”徐元矩叹道,“老夫后悔莫及,却已无法脱身。”

    至于“文昌阁老”,徐元矩表示只闻其名,未见其人,可能是朝中位更高者。

    案件告一段落,吕文谦等一干人犯收监,科举舞弊案陆续审结。李纲因立功表现,毒解后官复原职,更受重用。

    然而陈砚秋心中仍有不安。结案那夜,他对赵明烛道:“我总觉得太过顺利。吕文谦虽是大鱼,但未必是最大的鱼。那个‘文昌阁老’,究竟是何人?”

    赵明烛默然良久,从袖中取出一份密函:“这是从吕文谦密室中发现的,写给‘阁老’的密信,尚未发出。”

    陈砚秋展开一看,面色渐白。信中提到一个更大计划:通过控制科举,逐步替换朝中官员,最终达到“还政于士”的目的。而最令人震惊的是,信中隐约提及皇室中也有支持者!

    “这...”陈砚秋抬头,见赵明烛眼神复杂。

    “此事到此为止。”赵明烛收回密信,“圣意如此。”

    陈砚秋还想再问,但看到赵明烛眼中的警告,终于默然。

    走出皇城司,雪已停歇,月光照在积雪上,泛着清冷的光。陈砚秋抬头望天,文曲星在夜空中格外明亮。

    他知道,这场斗争还远未结束。墨池之水深不可测,而他们所见,或许只是冰山一角。

    远处传来更鼓声,夜已深了。但汴京城的暗流,从未因夜色而停息。

    ha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