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曾祖父,归星是所有星叶与生命的终极源头!”周明的助手周溯(意为溯源归宗)举着粒子溯源仪,屏幕上的基因图谱显示,归星的源初粒子包含了根星种子的原始编码、光星本源的能量印记、各宇宙生命的演化密码,“就像宇宙的第一粒尘埃,所有存在都从这里发芽,最终也将在此找到根脉。”周明望着归星的全息模型,星球中心的“归核”是块半透明的晶体,里面封存着星叶植物从单细胞到千万形态的完整演化链,链的起点闪烁着七名研究员当年携带的香樟种子能量信号,仿佛那场跨越无数时空的守护,终究要回到最初的原点。
勘探队在归星的归核周围,发现了种“归叶植物”。这种植物的叶片能逆向生长,从成熟形态退化为种子,再重新萌发,完整演绎“从哪里来,回哪里去”的循环。更神奇的是,归叶的汁液能作为“溯源媒介”,滴在任何星叶植物上,都会浮现其最原始的形态——地球的香樟会短暂变回根星的种子,火星的红土草会显露出最初的单细胞结构,像在诉说“所有复杂,都源于简单”。周溯将归叶汁液滴在跨宇宙光叶上,叶片竟同时展现出本宇宙与平行宇宙的原始基因,两者在微观层面完美契合,证明“不同宇宙的生命,共享同一份源初”。
“这才是同光的终极形态——同归。”周明在日志里写道,他将归叶基因接入同光网络,千万宇宙的光叶粒子突然向归星汇聚,在归核周围形成“源初云团”:各宇宙的生命信息在此解构为最基本的粒子→粒子重组为源初编码→编码再通过归叶植物输送至新的时空,让生命在循环中保持本源的纯粹。全息投影里,周续的意识影像轻笑:“祖父们追求的‘星叶同归’,不是让所有存在终结于一点,是让每个生命在溯源中明白,我们共享同一份起点,无论走多远,根脉始终相连,像江河奔流入海,却永远记得雪山的模样。”
周明整理归星的溯源数据时,发现了组“源初共鸣图谱”。图谱显示,接触过归叶汁液的生命,对“同源”的认知度提升99%,对其他宇宙的探索欲增强85%。最深刻的发现是“循环守恒定律”——所有宇宙的星叶植物在归星完成一次循环后,基因中的冗余信息会被净化,核心编码却始终保留,像历经千年的香樟,年轮在变,种子的模样却从未改变。图谱末尾,七名研究员的虚拟影像围坐在归核旁,林深指着源初云团说:“我们守护的不只是星叶,是让所有生命记得,自己与宇宙万物本是一体。”
归星的“同归庆典”上,周溯组织了“溯源仪式”。各宇宙的代表带着本土最古老的星叶样本,放入归核的源初云团:本宇宙代表献上根星的原始种子,平行宇宙代表带来能量体的初始粒子,新发现宇宙代表捧出未知形态的生命本源……这些样本在归叶植物的作用下分解重组,最终融合成一颗“宇宙源初种子”,种子落地后,立刻长出一株同时具备所有宇宙星叶特征的幼苗,叶片上刻着“同源同归”四个字。“原来我们从未真正分离。”来自最远宇宙的代表抚摸着幼苗,他的指尖与本宇宙代表的指尖在叶片上相触,两股不同的能量流瞬间交融,没有丝毫阻碍。
周明的晚年,在归星与光星间往返。他看着归叶植物记录下新的溯源循环,看着孩子们用“归核碎片”制作“源初瓶”,瓶中封存着不同宇宙的源初粒子,摇晃时会融合成同一种金色,让孩子们直观理解“所有差异,终将在源初中共存”;也看着曾经隔绝的宇宙在溯源后开启双向交流,因为“同源”的认知早已超越了“异宇”的隔阂。临终前,他让周溯将自己的意识数据注入归星的归核:“我想成为源初的一部分,让每个生命在追溯根脉时,都能感受到千万宇宙的共鸣。”
周溯整理曾祖父的档案时,发现了本《星叶同归志》。最后一页的宇宙源初图上,归星像所有时空的起点,千万条源初脉络从这里延伸出去,连接着本宇宙、平行宇宙、未知宇宙……每条脉络都在诉说“分离是暂时的,同归是必然的”,像棵巨大的星叶母树,枝丫伸向无限,根却永远扎在同一片土壤。图旁批注:“所谓同归,是让每个生命都明白——出发不是为了远离,是为了在更远的地方遇见同源的彼此;回归不是终点,是为了带着更丰富的故事,滋养新的出发,像星叶的种子,落地是归,发芽是新的旅程。”档案的夹页里,藏着片归叶标本,叶片的正面是七名研究员栽种香樟的画面,背面是千万宇宙星叶共生的景象,像一场跨越所有时空的对话。
千年后的宇宙,同归网络已覆盖所有可抵达的时空。周溯的后代周源(意为源起永续)正在记录归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