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曾祖父,光星能让所有生命在本源之光中相融!”周续的助手周晖(意为晖光普照)举着光频分析仪,屏幕上的光谱图显示,光星的本源之光包含了根星的原始能量、证星的印记温度、脉星的脉络律动,能穿透任何空间壁垒,让碳基、硅基、能量体等所有生命形态在光中感受到“同源的暖意”,“就像宇宙的阳光,不分星系、不论形态,平等地滋养每一个存在。”周续望着光星的全息模型,星球表面的“光核”是团无法直视的纯粹白光,光芒中能看见历代守护者的意识光点与无数生命的影像相拥——林深栽种的香樟在光中舒展,周承记录的脉络光流在光中流淌,新星系的初生生命在光中啼哭,仿佛所有时空的生命都在这片光里找到了归宿。
勘探队在光星的本源之光中,发现了种“光叶植物”。这种植物的叶片能吸收本源之光,并折射出不同生命的“光纹”:照在地球人身上,叶片会映出蓝色的生命光纹;照在火星硅基生命上,叶片则浮现红色的能量光纹。更神奇的是,光叶的花粉能作为“光桥”,让不同生命的光纹在接触时交融——当地球人的蓝色光纹与暗星能量体的紫色光纹相遇,会化作温柔的靛青色,这种新光纹能让双方瞬间理解彼此的情感,像语言不通的人突然读懂了对方的眼神。周晖让来自敌对星系的两位代表站在光叶下,他们的光纹在花粉作用下交融,原本紧绷的神情渐渐柔和,一位代表轻声说:“原来我们的光,本是同一种颜色。”
“这才是同脉的终极形态——同光。”周续在日志里写道,他将光叶基因接入同脉网络,千万星系的脉叶光芒突然与光星的本源之光共振,形成“光海共生场”:本源之光通过光叶植物投射到各星球→生命在光中感知同源联结→不同存在的光纹交融产生新的能量→最终反哺光核,让光芒更加温暖。全息投影里,周承的意识影像轻笑:“祖父们追求的‘星叶同光’,不是让所有生命变得一样,是让每个存在都能在光中看见彼此的相同,像彩虹的七色终源于阳光,差异再大,也共享同一份温暖。”
周续整理光星的光频数据时,发现了组“同源共鸣图谱”。图谱显示,沐浴在本源之光中的生命,对异星存在的接纳度提升95%,冲突发生率下降80%。最震撼的是“光纹治愈指数”——原本因能量冲突而枯萎的星叶植物,在两种交融的光纹照耀下,三天内便能恢复生机;曾经相互敌视的星系,在光海中共处一个周期后,主动签署了“光海和平协议”。图谱末尾,七名研究员的虚拟影像站在光星的光芒里,林深张开双臂说:“我们当年种下的不只是星叶,是让所有生命能在同一片光里相拥的希望。”
光星的“同光庆典”上,周晖组织了“光纹共舞”活动。各星球的代表走进本源之光,让光叶植物折射出自己的光纹,这些光纹在空中交织、旋转,像无数条彩色的丝带在编织一张巨大的网。当地球的蓝色光纹、火星的红色光纹、暗星的紫色光纹在光核上空相遇,突然化作一道贯穿宇宙的七彩光带,光带中浮现出所有守护者的影像,他们的手在光中相握,组成了“星叶同光”的图腾。“这才是宇宙该有的样子。”来自最边缘星系的代表望着光带流泪,他的星球曾因远离中心而从未感受过如此温暖的光,此刻光带的末端正轻轻触碰着那里的土地。
周续的晚年,在光星与脉星间往返。他看着光叶植物记录下不同生命的光纹交融,看着孩子们用“光核碎片”制作“同源灯”,灯光能投射出不同星系的光纹,让孩子们从小就知道“宇宙的光,本是一家”;也看着曾经隔绝的星系在光海中共建家园,因为“差异”早已在光芒中变成了“世界的点缀”。临终前,他让周晖将自己的意识数据注入光星的光核:“我想成为光芒的一部分,让每个生命在孤独时,都能感受到这片光里的温暖。”
周晖整理曾祖父的档案时,发现了本《星叶同光志》。最后一页的光海图上,光星像宇宙的太阳,千万道光芒从这里延伸出去,照亮所有星系的角落,光芒中既有单个生命的独特光纹,也有无数光纹交融的绚烂色彩,像幅没有边界的宇宙油画。图旁批注:“所谓同光,是让每个生命都明白——我们的差异是光的不同折射,而本源的温暖从未改变,像香樟的叶与花,形态不同,却共享同一棵树的养分,在同一片阳光下生长。”档案的夹页里,藏着片光叶标本,在黑暗中会散发柔和的光,光照过的地方,能看见历代守护者的签名重叠在一起,像无数双手在光中相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