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处花园是姹紫嫣红、修竹摇曳的曲径,这里却只有一方方被犁得平整的菜畦。
绿油油的青菜、半架豆角,把院子塞得满满当当。
泥土的腥气混着菜香,取代了脂粉与花香。
几个穿着半旧布裙的中年女子正弯腰锄草,动作十分熟练。
锄头起落间,已经把菜苗周围的杂草除得干干净净。
偶尔有人直起腰捶捶背,目光也只是掠过院墙上缠满的铁蒺藜,很快又低下头去。
院子角落里搭着个简陋的草棚。
棚下坐着位头发花白的老妇人,手里摇着一架老旧的纺车。
她身旁的青石板上,坐着个十五六岁的姑娘,穿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衫,手里拿着针线在缝补一件旧衣。
眼角眉梢像极了陈将军。
陈芷兰坐在小杌子上,抬头看了眼老妇人。
“奶奶,歇会儿吧。”声音轻轻的。
老妇人没停手,纺车依旧转着:“不歇,多纺些线,够做双鞋底。你爹从前最爱穿我纳的底子,扎实。”
听到她的话,锄草的女人们动作顿了顿。
没人说话,只有锄头再次叩击土地的声音,沉闷地落进这方被圈起来的天地里。
院墙外隐约传来别处的丝竹声,衬得这里愈发安静。
外面传来叽叽喳喳的声音。
有丫鬟抱着一箩筐窝头,气呼呼地回来。
“这是怎么了,小荷?”陈芷兰笑着问道。
丫鬟气得直跺脚:“那院的小厮臭显摆,说见到什么从西域弄来的稀罕物,墨香炭。”
“西域?在西边吗?”陈芷兰眨了眨眼,“不就是阿爹那边?”
“傻孩子。”老妇人宠溺地笑起来,“你阿爹离西域远着呢……”
不管怎样,西边来的物件。
总会带上些牵挂。
……
铁林谷的议事房里,炉火正旺。
“大人,东子回来了。”
南宫珏急匆匆进来,身后跟着东子。
“大人。”东子一见林川,“噗通”跪下磕头。
“快起来。”林川伸手去扶他,急切问道,“东西都送到了?”
东子站起身,拍了拍衣襟:“按您的吩咐,酒、炉子,还有配套的墨香炭,一样不落地送到了王府。管家验了货,当场就赏了六匹绸缎、两箱新茶,都已入了商货房的库,账册记着呢。”
“赏了这么多?”南宫珏愣了愣。
林川没接这话,只问东子:“见到王爷了?”
“见着了!”东子重重点头,“小人照着您教的,拣着吉利话往亮处说,把王爷哄得眉开眼笑。他拿着那暖炉,翻来覆去地看,还说了好些话。”
“没人为难你吧?”
“没有。王爷稀罕大人送的炉子,管家出来说,让大人再送十套过去。”
“十套?”
南宫珏猛地抬眼看向林川,语气里满是惊叹,“大人这是……神机妙算啊!”
“不过是人性罢了。”
林川笑了笑,“这暖炉做得精巧,王爷若是喜欢,自然会想着分给府里的女眷。妻妾们见了新鲜,少不得要讨,十套不算多。”
他早就让赵铁匠带着工造房的人赶制了几十套,炉身刻了不同的纹样,就等着这一刻。
“只是……”林川话锋一转,“这十套炉子,得我亲自送去。”
南宫珏一愣:“大人亲去?镇北王府守卫森严,恐有风险。”
“送个炉子,能有什么风险?”林川笑了笑,望向窗外。
陈家老小被软禁在王府……
具体在哪个院落?王府的布局、防卫如何?
这些事,旁人去查容易露马脚。
唯有亲自去一趟,才能看得真切。
他前思后想,没有什么机会,比送墨香炭和炉子更好了。
送炉子不重要,教各方用炉子,以及演示炉子的一些使用小窍门……就有机会进入内院。
也只有在那里,才有机会查到他想要的信息。
他吩咐道:“怀瑾,准备一下。十天后,我送去王爷府。”
“大人,现成的炉子都备着呢。”南宫珏困惑道,“为何还要十日?”
林川摇摇头:“现在就送,岂不是明摆着告诉王爷,这些炉子是早就备好的?他那般心思缜密的人,难免会多猜一层。是不是早就料到他会要,才提前做了这么多?”
南宫珏一愣。
林川继续道:“等上十日再送,说辞就顺了。只说王爷瞧得上这小物件,铁林谷连夜赶工,特意按府里女眷的喜好,添了些海棠、玉兰的纹样,这才耽搁了几日。如此一来,既显得咱们对王爷的吩咐尽心尽力,又把’心意’二字做足了。”
南宫珏恍然大悟:“大人考虑得周全。这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