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三川,扼五原,万夫莫开“平阳关”。
当年,西陇卫正是从这里出关,直插西梁大地,三日连破鞑子三座营垒,硬生生撕开了北境的僵局。
过了平阳关,向东三十里,就是太州府。
镇北王府的所在地,北疆第一大要塞。
王府暖阁里。
檀香与酒气交织。
镇北王半倚在铺着白虎皮的软榻上,花白眉须微微垂着。
堂下,几名西域舞女正穿着薄如蝉翼的纱裙跳舞。
玲珑的身材一览无余。
而旁边,几个幕僚正为几日前的失利争论不休。
院外传来匆匆的脚步声,一名小厮捧着锦盒正要往里闯,被守在门口的管家抬手拦住。
小厮压低声音说了几句,双手递上一张烫金礼帖。
管家扫了一眼,挥挥手让他退下,自己则捧着礼帖轻步走进暖阁。
他躬身走到榻前,将礼帖呈上,声音压得极低:“王爷,铁林谷的林川,差人来送酒。”
“林川?”镇北王眼皮都没抬,似乎对这名字有些陌生。
“就是前阵子您破格赏了游击将军衔的那位,”管家轻声提醒,“陈远山麾下的。”
“哦,是那个穷谷里的小子。”镇北王一声冷哼,目光扫过堂下的舞女,“送的将军醉?”
“是。还有醉春风。”管家应道。
“名字倒是起的不赖。”镇北王点点头,“那就收了吧。按规矩赏些绸缎茶叶便是,不必再来回禀。”
“呃……”管家欲言又止。
“还有什么事儿?”镇北王瞥了他一眼。
“他还送了一套暖炉,说献给王爷。”管家小心道。
“暖炉?”镇北王冷哼一声,“王爷府缺暖炉吗?穷人家没眼力劲儿……”
“王爷,是烧墨香炭的暖炉……”管家低声道。
镇北王一愣,顿时来了兴趣:“哦?快呈上来瞧瞧!”
“是,王爷。”管家躬身离开。
镇北王摸着胡须,想了想,突然问向一旁的幕僚。
“西陇卫抢了批战马……领头的叫什么来着?”
“王爷。”幕僚抱拳道,“是铁林谷的林川,王爷您封的游击将军。”
“也是这个林川?”镇北王眯起眼睛,“这么说……这小子,还真是个人才……”
没多久,管家带着一个年轻人匆匆进了院子。
年轻人的怀中,抱着一个沉甸甸的木箱。
“王爷,这就是铁林谷送来的暖炉……”
东子扑通跪下,连连磕头:“小的给王爷请安,王爷洪福齐天,福寿安康!我家大人说,能给王爷尽点孝心,是铁林谷八辈子修来的福气!”
镇北王一愣,被他这又拙又诚的模样逗得笑了起来。
管家察言观色,嗔怒一声,敲了下东子的脑袋:“油嘴滑舌,起来吧。”
东子这才敢起身,依旧低着头,双手把木箱捧得高高的。
管家接过箱子,打开,里面放了一个紫铜暖炉。
炉身云纹细密,盖子上的透气孔打得精巧,凑近了便有股清冽的香气漫出来。
“这里面的,便是墨香炭?”管家问道。
“是墨香炭。”东子回应道,“这是西域来的稀罕物!我家大人说,寻常暖炉配不上这好炭,特意让人照着炭性打了这暖炉。烧起来没烟,搁在书房、卧房都合适,不扰王爷看书歇息。”
镇北王点了点头。
明明是来套近乎,还说的那么冠冕堂皇。
但这小子把话说得熨帖,倒让他心里舒坦。
他故意板着脸:“乡下地方,倒懂得弄这些花哨玩意儿。”
幕僚在旁笑道:“王爷您瞧,这林川倒是个有心的,知道王爷爱清静,连暖炉都想得这般周到。”
镇北王没接话,下巴扬了扬。
管家把暖炉往小几上一放,示意东子上来操作。
东子低着头,小心翼翼地打开炉子下面的机关,用火石点燃引火绒。
不多时,墨香炭便燃了起来。
暖意弥漫开,香气也随之飘散。
“王爷,您用着可舒坦?”管家笑着问道。
“哼。”王爷闭眼不语。
管家心领神会,瞥了眼东子:“你家大人倒是会办事。这墨香炭还有吗?”
东子赶紧磕头:“回爷的话,墨香炭极其难得,不过我家大人说了,只要王爷喜欢,便是爬去西域,也要弄来孝敬王爷。”
镇北王睁开眼,摇了摇头,笑道:“你这小子,嘴皮子倒利索。”
“王爷明鉴!”东子伏在地上,“小人字字句句,全是掏心窝子的话,若有半句虚假,就让老天爷派雷霆使,把小的收了!”
台下幕僚纷纷笑了起来。
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