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功法现编,我靠催更修仙 > 第一百七十四章 明义,赴死

第一百七十四章 明义,赴死(1/2)

    “你可知,自己错在了哪里?”

    老人的身形瘦弱,几乎是朽木一般的状态,一阵风来,都像是要化作烟尘消散。

    可是,他的质问话语,却像是雷摧之鼓,敲在徐明义心头。

    “弟子,错在了事君不忠。”

    徐明义低声说道。

    “事君不忠?你还到不了这个层次。”

    “弟子……”

    “当国君需要你的时候,你不在,才是你最大的错误。”

    “需要弟子的时候?”

    “你只看到了国君不阅你的奏折,却看不见满朝文武,都处于松懈的状态。你只看到了国君昏聩,完全不理会忠臣良将的劝告。去看不见为你准备的屠刀,早已悬在高空。”

    “弟子……”

    “闭嘴!”

    老人忍了许久的愤怒,终于在此刻爆发出来。

    “国君昏聩,第一件事就是应该砍了你。国君昏聩,王朝都无法立足。国君昏聩,西戎、北狄、南蛮、东夷又是如何臣服敬畏?”

    徐明义冷汗淋漓,跪着的身体不住得颤抖。这是师傅,教导他文治以来,第一次如此情绪激动的训斥自己。

    “你应该拿起国君赐予的宝剑,拨乱反正,重整超纲。可我看到的,却是因为一点失意,想要隐居山林的懦夫。“

    “师傅……弟子……“

    “你应该铲除奸佞,还天下一个郎朗乾坤。可我看到的,是畏惧得罪他人的迂腐儒生。”

    “师傅……”

    “文治之外,你就只有这点气魄吗?”

    “可是,师傅曾经说过,不允许弟子对凡俗之人使用修真力量。”

    徐明义还想为自己辩解。

    “对,所以如果你掌控不了朝堂的力量,又有何面目来见我?”

    老人浑身哆嗦,对这个不懂变通的弟子,极为失望。

    “师傅,您是指,国君早已将权柄,交给了弟子吗?”

    “不知道,自己悟。”

    徐明义冷静下来,在何种状况下,平复心绪,才能思考明白事情。

    师傅传他文治之才,是想让他匡扶社稷,整顿朝纲。

    此间必然受到无数刁难,数不尽的威逼。

    但是,他若是退却了,江山社稷该如何?更何况,他的才学,本就是为了王朝。难道要就此隐退,再也不问世事了吗?

    要是这样的话,师傅当初又何必教导他呢?

    不能动用修士的力量,但是可以掌控朝堂的力量啊。

    有民心,有君意,有己才,何愁天下不定?奸佞不止?

    说到底,是徐明义完全没有想到这一层,只知道找师傅诉苦。

    这般心性,莫说是做平天下大儒了,就是成为文圣的弟子,也没有资格。

    “弟子,已经完全明白了。”

    徐明义叩首,却再也没有了泪痕。

    老人充满期待,却还是保持着面容上的冷峻,“你明白了什么?”

    “事君以忠,弟子擅离职守,不忠也。皇权之剑已悬,弟子愚不可及,是不智也。猖狂贪墨者众,弟子不思铲除,是不明也。”

    “你总结得很好,但愿做起事来,不会再让我失望。”

    说吧,老人转身走入竹屋之内,“那个人,已经等你很久。”

    中州王朝,迎来了有史以来的最大权臣。

    科举舞弊,有无数参与阅卷的官员,一撸到底,亲族全部被牵连。

    赈济灾民,有层出不穷的贪污腐败,一杀到底,丝毫情面不留。

    徐明义,这个王朝开国后,第一任内阁首辅,也是文圣座下,最出色的弟子之一。

    许多年后,当手握皇朝权柄的徐明义,也开始隐退之后,他才明白师傅的用意。

    王朝想要持续下去,国君绝不会昏聩。

    国君昏聩,就需要臣子去抚平。

    这是为人臣子的,最重要的事情。

    至于,需要自身做什么,付出什么代价,这不是臣子该考虑的事情。

    总之,要么推翻国君的统治,要么,维系国君的英明神武的形象。

    徐明义,选择了后者。

    行将朽木的徐明义,终于等来了师傅的夸奖。

    “师傅,弟子,尽力了。”

    徐明义匡扶社稷,其实为国为民的心思,并不多。他无非是想获得师尊的认可罢了。

    曾经的老人,已经没有了形体,只有悬浮在苍穹之内的,灵体。

    “你做得很好。这正是师傅对你的期望。”那是文圣,融入天道的传音。

    “能得到师尊的肯定,弟子,死而无憾。”徐明义热泪盈眶,打湿了眉与须。

    “嗯,你是我最杰出的弟子,所以,你还不能死,你需要帮助为师,最后一件事。”

    “可是师傅,弟子寿命已尽,如何再能活得下去?弟子,远没有师傅的功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