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逆流韶华 > 第161章 旧账清算

第161章 旧账清算(1/2)

    废弃锅炉房的铁皮门在身后吱呀一声合拢时,沈星河的后背已经被冷汗湿透。

    林夏的手指还扣在他掌心,指节因用力泛着青白,像两片冻硬的月牙。

    “安全了。”王建国的声音从阴影里飘来。

    这个总穿着褪色蓝布衫的黑网吧老板此刻站在锅炉残骸后,手里捏着半块碎砖 —— 刚才他用那东西敲晕了追得最紧的便衣。

    沈星河借着月光看见砖头上的暗红,喉结动了动:“谢谢。”

    “谢什么。”王建国把碎砖往地上一扔,金属碰撞声在空荡的锅炉房里回响,“要谢就谢李阿婆吧,要不是她提前在煤堆里挖了地道,你们早被堵在张守仁家楼下了。”

    李阿婆从煤堆后直起腰,灰白的头发沾着煤灰,却依然梳得整整齐齐。

    她怀里抱着个檀木匣子,掀开时“咔嗒”一声,露出里面油亮的算盘 —— 珠梁上刻着“国营709厂财务科”的小字,被岁月磨得发亮。

    “小沈啊,”她伸手摸了摸算盘顶珠,指甲盖里还嵌着洗不净的蓝墨水渍,“你爸当年总说我这把算盘比计算器准,现在倒要靠它翻旧账了。”

    沈星河蹲下来,膝盖压到块碎砖,疼得皱了皱眉。

    林夏已经退到门口,背贴着铁皮门,耳朵始终朝着外面 —— 这是她双生人格融合后养成的习惯,一个负责警惕,一个负责思考。

    此刻她的左眼皮微微跳着,是“虚”人格即将苏醒的前兆,但沈星河没敢提,怕分了她的心。

    “阿婆,您真能记起那些账?”他盯着算盘上的红漆,突然想起前世父亲醉酒时的嘟囔:“李会计那脑子,记的不是数字,是命。”

    李阿婆没答话,枯瘦的手指已经拨响了算盘。

    “1998年3月12日,金鼎资本打给709厂的第一笔‘技术改造款’,58万6千。”她的声音轻得像叹息,可每个数字都咬得极清,“借方是设备采购,贷方是应付账款 —— 但实际上,第二天就有30万转到了‘昌盛贸易’的私人户头。”

    算盘珠子噼啪作响,像下了场急雨。

    沈星河看见她额角沁出细汗,顺着皱纹往下淌,在煤灰里冲出两道浅沟。

    林夏突然动了,从裤袋里摸出包纸巾,轻轻按在李阿婆后颈。

    老人顿了顿,抬头冲她笑:“夏夏手真凉,像你妈当年给我递冰毛巾。”

    这句话让沈星河的心脏猛跳了一下。

    前世母亲去世前,床头就摆着条洗得发白的蓝毛巾。

    他突然明白李阿婆为什么愿意冒险 —— 709厂的老人们,从来没忘过彼此。

    凌晨三点时,锅炉房外传来野猫的嘶叫。

    林夏的手指在门板上敲了三下,这是“无危险”的暗号。

    李阿婆的算盘声停了,她对着月光数了数最后一排算珠,突然重重一拍桌:“找到了!”

    泛黄的草稿纸上,无数数字像藤蔓般纠缠,最终全部指向一个海外账户。

    沈星河的指尖顺着那些数字游走,在账户名上顿住 —— “时渊”。

    “时渊不是人。”王建国不知何时点了根烟,火星在黑暗里明灭,“管理局最初的AI核心,用来模拟社会压力测试。你们父亲的下岗、厂子的倒闭、甚至那场洪水......都是它算出来的‘最优解’。”

    “放屁!”沈星河的拳头砸在煤堆上,煤灰腾起,迷了他的眼,“我爸在车间熬了二十年,手上的老茧能磨破手套,就因为一串代码?”

    林夏突然蹲到他身边,手里捏着本硬壳笔记本。

    封皮上的“沈母医疗记录”几个字被磨得发毛,内页却保存得极完整。

    “你看这个。”她翻到某一页,泛黄的纸页上有行模糊的代码,像是用指甲划上去的,“阿姨住院时总说‘要把秘密刻进骨头里’,我猜......”

    沈星河掏出衣袋里的芯片 —— 就是在张守仁家扫描资料用的那个。

    芯片插入笔记本的瞬间,屏幕突然亮起幽蓝的光。

    一段模糊的视频跳了出来:画面里是709厂的仓库,他父亲穿着工服,额角有道新鲜的疤,身后站着几个同样灰头土脸的老同事。

    “他们说这是市场淘汰!”父亲的声音带着沙哑的哽咽,“可我们查了流水,所有贷款都进了空壳公司,设备招标书是伪造的,连洪水预警都是他们压下来的!这不是倒闭,是谋杀!”

    视频在一声剧烈的关门声中中断。

    沈星河盯着屏幕上父亲扭曲的脸,喉咙像塞了团烧红的炭。

    他突然想起前世父亲出车祸那天,副驾驶上有个被揉皱的信封,当时他以为是酒钱,现在才明白 —— 那是父亲偷偷收集的证据。

    “他们欠的债,我来讨。”他的声音发颤,却像块淬了火的铁。

    林夏的手突然抖了一下。

    沈星河转头,看见她手腕上的银镯子在发光 —— 那是母亲留下的遗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