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重生鉴宝:我真没想当专家 > 第171章 该干的不该干的,全让他干完了

第171章 该干的不该干的,全让他干完了(5/6)

大把掉的陈朋和李春南,突然就看到了希望。

    但如果让李春南和陈朋扪心自问:

    如果没有第一次的籍册和玉温明,没有第二次的唐代凤纹镜,怎么可能让范强深信不疑:这位开着绍兴牌照的车,自称来自浙省,又姓浙的浙老板,就是来自外地,且极有钱的文物犯子?

    之后,才带他去了农家园。

    所以,哪有什么运气,不过是必然。

    也因此,才有了“假浙老板略施手段,真盗墓贼奉若神明”的经典桥段。

    然后自然而然,却又神妙无比的,把于大海都给吊了出来……

    报告中只是一笔带过,但厅长能够想像:这个林思成得专业到什么程度,得多像文物贩子和盗墓贼,才能让于大海这种油滑似鬼,奸诈狠毒的老江湖露出头?

    甚至于,团伙都被缴了个干净,于大海还发短信给林思成解释:农家园的手下之所以被一锅端,只是一点小意外。他手下还有人,和“浙老板”的合作肯定能继续……

    然后再往下翻:还是这个林思成,为了让中建停工,连找四座大墓。一座元代官员家族式墓葬,三座明代郡王墓……

    但什么时候,西京的王墓开始一座挨着一座的出现了?

    厅长已经无力震惊。

    翻到了最后一页,瞄了几眼,厅长的眼睛又往外一突:中建分局总工、总经理涉案,且已到案。

    末尾,用铅笔写了一行:昨天晚上与中建郑总到西安饭庄商谈,偶遇林思成与王齐志。随后,王启文,陈涛投案自首……

    这个到最后肯定是要擦掉的,也写的不明不白,但厅长能想像出前后经过:中建的郑总半步不退,直到吃完饭,突然遇到林思成和王齐志……

    等于这口天大的黑锅,被李春南给甩出去了一半……不,一大半。

    打个比方,如果上面如果来问责,厅长完全可以拿着报告:领导你看,中管单位,不是我们不想查,而是阻力太大。

    啥,中建不承认?

    你的人收了盗墓贼的钱,还收了文物,总归是真的吧?

    暗暗思忖,厅长又翻到第一页,重新看了一遍。看完后,沉默了好久。

    没见这份报告之前,谁能想到案子是这样破的,甚至于,破到了这个程度?

    好久,他点了点桌子:“林思成,是王齐志的学生?”

    李春南点着:“对,学生,才大四……明年夏天毕业!”

    “学生啊……学生?”

    厅长盯着报告,眼神中流露着震惊,以及不敢置信:

    “老局长,他才是个学生,但怎么感觉,案子全是他推进的,更是他引导侦办的?该干的不该干的,全让他干完了?与之相比,陈朋反倒像是打酱的?”

    李春南默然。

    这么说有点夸张,陈朋也更不至于打酱油。但林思成在整个案件侦办过程中的作用,确实无可替待。

    主要文物全是他发现的,出自于“张安世墓葬”也是他推测,并证实的。

    第一次,第二次的侦察方向都是他拱的,犯罪团伙的组织及作案摸式,也是他分析的。

    墓葬范围是他确定的,墓也是他找到的,甚至是逼迫中建停工,让重要案犯投案自首,也是他干的。

    要说陈朋,那作用肯定也很大,林思成提供了思路,至少得有人执行不是?

    再说了,最后的围捕,陈朋办的是不是也很漂亮,也很精彩?

    “对,你不说我还想不起来……数来数去,林思成也就除了没参与最后的围捕……但这个都要是让他干了,还要咱们干嘛?”

    厅长眼底泛光,“天才神探,破案精英……老局长,你有没有觉得,跟看电影一样?”

    李春南没说话。

    确实挺神奇,就这报告报上去,厅里其它领导,以及部里,信了才怪。

    但肯定要这样报,少写一笔,李春南都觉得对不起良心……

    “对,就这么报:林思成不是警员没关系,约等于领导他的陈朋总归是警员吧,这案子也是市局破的,这总没错吧?这就够了!”

    “当然!”李春南点头,又笑了笑,“也离不开省厅的指导!”

    厅长笑了笑:“老局长真的是……太会了!”

    案子出了多久了,压到今天才来汇报,市局压根就没给省厅指导的机会。

    而除了主要案犯没到案之外,剩下的的活,也基本让市局全干完了。甚至于,锅都甩出去了一大半。

    等于,省厅躺着领功劳……

    他又叹了口气:“老局长,我刚才说的话有点重……”

    李春南刚要站起来,又被他摁住:“我要知道案子办到了这个程度,我都不让你来,我自己就去局里了……”

    “厅长言重了!”李春南笑了笑,“其实除了汇报,确实还有点困难,想请领导帮忙解决一下!”

    还能有什么困难?

    厅长狐疑了一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