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重生鉴宝:我真没想当专家 > 第171章 该干的不该干的,全让他干完了

第171章 该干的不该干的,全让他干完了(4/6)

  “领导,真是零伤亡……原因有多方面:一是行动之前,已确定犯罪团伙的藏身地点,且极为集中……二是围捕地点正好是农田,又是拆迁区,没有人烟,不需要大规模疏散……

    三是提前调动,隐密部署:除了刑侦、通信、治安等支队,光是武警支队,几乎出动了一半,并配备了防暴车和狙击步枪……从抓捕到结束,不到四十分钟……”

    厅长的眼睛越来越亮:五十多人,三十多把枪,就用了半小时过一点……陈朋可以啊?

    但这不对……

    “这么大的行动,怎么避开的内鬼?反正了(策反)!”

    “没有,不过陈朋提前做了预防,把内鬼排除到了知情和决策层之外,算是歪打正着!”

    咦……感觉陈朋,突然就涨能耐了?

    说实话,每有大型侦查或抓捕行动,最难的就是内鬼:难的是范围太广不好确定,更难的是确定了之后,怎么应对。

    不提前控制吧,他铁定通风报信。

    但控制吧,像这种内部人员,牙关比铁铸的还紧。一时半会拿不下来,再长时间不联系,主犯肯定会警觉。

    很头疼,也很难办……所以,管他歪打还是斜打,能打准,就是陈朋的本事。

    而就凭这份极显眼战绩,就算上面来问责,厅长也有五六成的把握给圆过去。至多给省里下个文件,书面批评一下。搞不好,也就口头说两句……

    “不错……老局长,真的不错……你先喝茶,我看看具体经过……”

    厅长连着夸了好几声,翻开了文件夹。

    第一张是报案回执……遗策,玉温明……好像有点印象?

    但这不是重点,而是接到报案后,陈朋就做了布署:在市内古玩市场,文物商店摸查,重点搜寻相同特怔,以及相同时期的文物。

    同步通知文物局:疑似张安世墓被盗。

    不错,嗅觉很灵敏,安排的也很全面,而且很果断。

    第二次,又是一张报案回执:清白镜,七星板?

    陈朋再次加大排查力度,甚至将排查范围扩大到邻市、邻省。

    直到这次,文物部门才重视起来,组织文物稽查队,同时堪查杜陵周边。

    等于市局的侦查时间,比文物局早了半个月都不止。

    但这依旧不是重点……

    厅长狐疑了一下,又翻了回去:“咦……老局长,两次报案,是同一个人?”

    “对,林思成!”李春南点点头,“后面还有!”

    还有什么,这个林思成,又报案了?

    厅长继续往后翻,然后,眼睛一瞪:

    陈朋,竟然给这个林思成配了一个小组,去找墓了?

    不是……警察找墓,陈朋你也能想的出来?

    但他就是这样安排了……

    也是根据这个林思成的推测,陈朋怀疑:盗掘团伙的主动活动区域,应该在韦曲镇一带。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陈朋有意识的防范内部人员……

    但是,仅仅只是一点点猜测,关键的是这个林思成,好像就没听说过。陈朋是怎么做到这个林思成敢说,他就敢信的?

    不夸张,这要不是案后报告,而是一份侦察计划,厅长已经开始骂人了……

    他愈发好奇,继续往下看,眼睛越睁越大,越睁越大。

    就是这个林思成,带着陈朋给他配的几个门外汉,硬是把墓的范围缩小到了韦曲镇一带。

    同时,他给公安部门,准确的是给陈朋,提供了完整的调查方向和侦察思路。包括盗掘团伙的组织模式、主要构成、资金来源、销赃链条……等等等等

    一如之前,陈朋深信不疑,就地调整,连夜修改侦查计划。

    更怪的是,李春南竟然批了?

    厅长都不知道该说点什么的好,抬起头,瞅了瞅李春南。

    李春南示意了一下,意思是让他往下看。

    厅长吐了口气,继续往下翻。

    因为内鬼的原因,调查虽然有进展,但极其缓慢,又是林思成建议,微调侦察思路:先不找人,也不找墓,找文物。

    然后,最精彩的部分来了:林思成带着两个便衣,三入虎穴。

    目的很明确,就他给陈朋提的方向:找文物。

    第一次找了一块铜境,把墓葬位置从十几平方公里的韦曲镇,缩小到了数平方公里的两个村之间。

    第二次,还是为了找文物……最精彩,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这一次。

    买了一顶银冠,又买了一方长史印……就是凭这两件文物,林思成确定,这就是盗掘张安世的那一伙。

    你可以说是运气,也可以说他误打误撞,但他就是撞进了贼巢。

    甚至于墓的影子都还没摸到,他却先一步抓住了盗掘团伙的尾巴。

    就像是突然间,一道无形的手从天而降,拔开了数千米厚的铅云,从天上降下了一道光。

    让愁的头发大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