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重回69:带着妻女渔猎荒野 > 第453章 山中捡宝,鬼子留下的金子

第453章 山中捡宝,鬼子留下的金子(1/2)

    毕竟。

    黄金又不是动物。

    有腿,可以随便溜达。

    大山外围,不但王川几个人常来常往。

    屯子里面的乡亲也会经常踏足,秋天捡山货,冬天捡柴火。

    到了冬季,几乎每天都能看到进山捡柴火的乡亲。

    冬季需要烧火墙,火炕,柴火用量大于其他季节。

    与此同时。

    当地还有一个习俗。

    正月进山捡柴火,等于是捡财。

    捡的柴火越多,寓意今年的财运越大。

    早没有看到晚没有看到,偏让张老七捡了金条。

    而且一捡就是三根。

    梅花岭外围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都是人。

    王川做梦都想不到,乡亲们有这么强的执行力和动员力。

    这才过了多久?

    半个屯子都出动了。

    不喊苦,不叫累,一门心思寻找财宝。

    不少人甚至把家里的孩子带来。

    小孩运气好,手气壮。

    去树洞,石头缝隙后面寻找可能存在的金子。

    嘴里不断地念叨着捡财。

    战争年代,鬼子依托梅花岭山脉,修建了大量防御毛子的工事堡垒群。

    对当地老百姓来说,此地属于禁区中的禁区。

    一旦靠近,就会遭到鬼子的射杀。

    要说这里是否真的有鬼子遗留的黄金。

    恐怕张百顺,李道长这类上了岁数的老人都说不清楚。

    很快,张百顺带着大队干部来到现场。

    “小川,这是咋回事啊?”

    张铁山冲着王川问道。

    王川苦笑道:“张大叔,我劝你们千万别拦着,眼下关于鬼子的黄金,现在已经传出好几个版本。”

    “有人说鬼子除了在梅花岭修建军事要塞,还修了一个老大的藏宝库,将黄金,大洋,珠宝首饰,反正是各种值钱的玩意全都藏在里边,防止被毛子抢走。”

    “还有人说是鬼子老娘们家的日子过不下去,偷偷跑来挖金子卖钱。”

    “反正,都说是留下的女人和孩子挖出了鬼子金子,做贼心虚掉了一部分。”

    张铁山听完一个头两个大。

    有一说一。

    这些谣言未必真的是谣言。

    1942年开始,鬼子集中大量人力物资,开始在梅花岭附近修建军事堡垒。

    没人知道,他们到底在这藏了多少堡垒和要塞。

    更没人清楚。

    藏匿的是武器装备,还是抢来的民脂民膏。

    至于王川口中的鬼子老娘们。

    则是当年鬼子撤退,留下的老弱妇孺。

    有小孩,更有女人。

    一部分鬼子女人为了活下去,选择嫁给当地人当媳妇。

    另外一部分被相关部门清点人数,分成几批送回鬼子老家。

    远的不说。

    张二宝媳妇所在的大队,正经有好几个落户当地的鬼子媳妇。

    一年多以前。

    王川带人协助他们清剿影响春耕的野猪。

    无意间看到一群孩子玩着鬼子的玩具。

    提醒他们的老支书,把这些玩具毁了。

    凡事就怕有人点炮。

    悄咪地过日子,也许能混个太平。

    被人发现小孩子玩弄着鬼子的玩具。

    可能会引起一场大祸。

    “捡到财了!!!爹,我捡到金子了!!!”

    前方一片喧哗,一名年轻人兴高采烈地冲向赵大宝。

    老赵家的老小子几步来到了赵大宝跟前,炫耀手中的一件东西。

    王川定睛一看。

    赫然是一枚鬼子的勋章。

    通体泛黄,上面留有牙印。

    赵大宝夺过勋章,骂骂咧咧说道:“鳖犊子,你咋也来凑热闹!”

    “不光我来了,二哥,三哥他们全都在,大哥也正往这赶呢,爹,咱们发财了。”

    赵大宝的小儿子眉飞色舞。

    “我看你是发晕了!”

    赵大宝气得狠狠地踢了小儿子两脚。

    身为生产队长,多少知道些轻重缓急。

    山里即使有无数黄金,也是国家的东西。

    占国家的便宜,这可是死罪。

    一旦被人上纲上线,整个老赵家都要遭殃。

    “老赵,还有你们几个,把各自的社员全都给我拉回来了,冯主任正在朝这边赶。”

    “赶紧劝住大家伙,别给咱们屯子招灾惹祸了。”

    张铁山和张百顺分头下令,立刻各回各家。

    上级三令五申。

    发现黄金马上上交。

    黄金是重要的建设材料,更是不容任何人触碰的战略物资。

    私藏黄金,严惩不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