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 > 第290章 暗中较劲

第290章 暗中较劲(1/2)

    “把宁洱县令周正明叫来。”张广泗的声音冷了几分,“他要是还拿‘土司不配合’当借口,这县令就别当了。”

    半个时辰后,周正明跌跌撞撞赶来,官帽歪斜,袍角还沾着泥点。

    见了张广泗,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发颤。

    “大人饶命!不是下官不作为,实在是那老土司刀文彬难缠!

    前几日我派吏员去登记,他竟让家丁把人堵在山外,还说‘普洱的地是土司的,人也是土司的,轮不到官府管’!”

    “轮不到官府管?”张广泗冷笑一声,抬脚碾过地上的积雪,“改土归流都十多年了,他还敢说这话?

    传我令,即刻拘押刀文彬,所有吏员即刻分赴各茶山,告诉茶农,凭身份码能领新茶种,孩子还能去府城的学堂读书,谁再敢拦着,就是抗旨!”

    吏员们带着名册和告示下乡,可刚到景迈山脚下,就被十几个手持长刀的家丁拦住了。

    “土司有令,不许你们上山!”为首的家丁满脸横肉,手里的刀在雪光下闪着冷光。

    好在张广泗带来的警员及时赶到,才把人驱走。

    可等吏员们爬到山腰的竹楼群,又傻了眼,茶农们都躲了,只剩空楼里飘着没来得及收的茶篓。

    “这可怎么办?”一个年轻吏员急得直搓手。

    带队的老吏却不慌,从怀里掏出一包新茶种,放在竹楼门口,又贴上告示。

    “朝廷给的新茶种,耐旱高产,登记身份码就能领,还能学新的制茶法子。”

    到了傍晚,果然有几个胆大的茶农悄悄回来。

    六十多岁的岩温看着告示上的字,又摸了摸那包饱满的茶种,犹豫着问。

    “登记了真的不抓壮丁?老土司那边……”

    “刀文彬今日被官府的带走了,往后没人敢逼你们交‘私租’。”老吏笑着递过纸笔,“你看,这身份码上写着你的名字、籍贯、家庭住址,往后官府发补贴、发种子,都按这个来,再也不会漏了你们。”

    岩温半信半疑地填了名册,第二天一早就带着邻居来登记。

    可没想到,刚登记完,就撞见了刀文彬的儿子刀小虎,他带着几个家丁,堵在村口,手里还拿着鞭子。

    “谁让你们跟官府登记的?忘了当年是谁给你们地种的?”

    岩温忽然鼓起勇气,挡在邻居前面,“你爹都被拘了,你还敢闹?”

    就在这时,张广泗带着数百名警察问声赶来。

    刀小虎见势不妙,转身想跑,却被警员按在雪地里。

    “改土归流废的不只是土司的官,更是‘私占百姓’的旧规矩。”

    张广泗看着围观的茶农,声音掷地有声,“往后你们是大清的子民,不是土司的私产,谁再敢欺负你们,尽管报官!”

    数日后,李根元捧着汇总的名册,兴冲冲地找到张广泗。

    “大人!查实了!普洱府实际人口有二十二万三千人,比之前上报的十五万多了七万多!

    其中近七成是茶农,还有不少流民,都没登记在册。”

    张广泗看着名册上密密麻麻的名字和身份码,长长舒了口气,在名册上批下“属实”二字。

    这样的场景在边疆诸省接连上演,贵州苗寨、川西藏区,广西僮寨,西藏庄园、青海牧场,各省巡抚亲自率队为农奴、牧奴确权,让千万曾无名无分者,终入大清户册。

    红河省象郡府。

    巡抚衙门内,赵文楷靠在太师椅上,听师爷朱明轩捧着册页低声汇报。

    “大人,省内土民现余一百七十余万,较前年少了近半,内地移民已破一百二十万,华人占比超过四成。”

    赵文楷捻须轻笑,指尖在膝头轻叩。

    “天花横行,山林瘴痢不断,再加上缺衣少食,还能幸存如此多的土民,真是令人意外。”

    赵文楷抬眼看向朱明轩,语气里满是笃定。

    “照这势头,皇上定下的‘华人占比过半’的目标,指日可待,该当庆贺!”

    朱明轩忙躬身应和,随即话锋一转,俯身凑近。

    “全凭大人调度得当,才有如今局面。不过,属下倒有一计,可让目标更快落地,不知当讲不当讲?”

    赵文楷眼中闪过兴味,抬手示意:“但说无妨。”

    “国内近年大兴土木,各处都缺人手,”朱明轩声音压低几分,“正好借此机会,多派些土民前去。

    这般既解了内地用工之急,又能让目标提前达成。”

    朱明轩语气添了层郑重,“只是这动静不宜太大,万不能让澜沧那边瞧出端倪。”

    赵文楷闻言拍膝笑道:“还是你这脑子转得快,既谋实效,又防旁处,正合我意!”

    他话音未落,便直起身,语气添了几分果决。

    “事不宜迟,即刻下令,从各地土民聚集地抽调精壮。

    可用钱粮招募,对外就说是给他们寻条活路,既显得咱们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