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重生年代:我退婚村花捶爆丈母娘 > 第296章 与美同游~~

第296章 与美同游~~(1/3)

    掌声停歇,采访也到了尾声。

    灿烂的阳光斜斜切过和平饭店的露台,江风带着潮气渐渐温和下来。

    苏珊放下话筒,忽然对着刘青山露出一个真诚的笑容,“刘先生,不知能否赏光,一起合张影?抹的话让我对中国青年有了全新的认识,我想把这份‘认识’带回美国。”

    马克立刻附和,点头笑道:“我也有此意。这张照片或许会登上《时代周刊》的版面,让更多西方读者看到,此刻的中国青年是什么模样。”

    刘青山略一思量,便点头答应。

    三人齐齐起身,苏珊站在他右侧,马克在左,刘青山在正中间,三人并肩望向黄浦江的方向。

    江面上恰好有艘渡轮鸣着汽笛驶过,苏珊的助理迅速按下快门,将这一瞬定格。

    镜头里,刘青山的黑色中山装笔挺如松,白衬衫领口的纽扣在阳光下泛着微光,脸上没有了采访时的锐利,只剩一种沉静的笃定,与身旁苏珊的职业干练、马克的审视目光形成奇妙的平衡。

    “谢谢。”

    苏珊满意地点头,“这一定会是一张有力量的照片。”

    合影刚结束,

    《人民日报》的老编辑便带着一群国内记者围了上来,那位女记者笑得格外热情:“青山同志,我们也想跟您合张影!这么多国内媒体聚在这儿,也算见证了咱们青年作家对外发声的重要时刻,得留个纪念!”

    其他记者纷纷附和,连摄影记者都把相机递给同事,要亲自入镜。

    刘青山不好推辞,便站到人群中央。

    二十多号人簇拥着他,前排的记者往前凑了凑,后排的踮着脚,《沪上日报》的女记者还特意理了理衣领。

    随着“咔嚓”一声,这张包含了国内主流媒体面孔的大合照便成了,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兴奋,像捧着一份共同的荣誉。

    等人群渐渐散去,露台上终于空旷下来。

    刘青山松了口气,下意识地往入口处、往外滩的人流里扫了又扫。

    目光掠过穿蓝布衫的路人、戴礼帽的外宾,甚至连卖冰棍的小摊都看了两眼,却始终没找到那个熟悉的身影。

    “唉……”

    他心中叹了口气,嘴角牵起一丝苦笑,心里头闷闷的。

    看来还是在生自己的气啊!

    宫雪没来,那宫墨轩和秦雪婷自然也不会来。

    刘青山突然有点头疼,这下次还怎么去宫家?

    要是去了,自己会不会被赶出来?

    “嗨!找什么呢?魂都快飞走了!”

    肩膀突然被人轻轻一拍,力道轻快,带着点俏皮。刘青山回头,见于曼妮正举着她那台银灰色的莱卡,镜头还对着他,月白色的连衣裙被风拂得轻轻晃,珍珠耳坠在阳光下跳着碎光。

    “没什么。”

    他避开镜头,目光转向江面,“就是看看黄浦江的风景,比书上写的壮阔多了。”

    于曼妮“嗤”地笑出声,放下相机走到他身边,挑眉道:“少糊弄我。你刚才那眼神,跟我家阿黄找不着骨头似的,肯定在等人。”

    她忽然凑近半步,压低声音,“不会是在找我吧?”

    刘青山无奈摇头,“真不是。”

    怕她再追问,就忙岔开话题,“你怎么来了?好不容易回来一趟,不在家陪陪家人?”

    “这话说的。”

    于曼妮立刻扬起下巴,故作不悦地鼓了鼓腮,“咱们不是朋友吗?朋友今天接受外媒采访,这么露脸的事,我能不来捧场?”

    她晃了晃手里的相机,“你看,我可是全程记录,独家素材!”

    刘青山被她这副“邀功”的模样逗笑,心里的怅然散了大半,笑道:“那可太感谢了,回头洗出来可得给我留一套。”

    “这还差不多。”

    于曼妮转嗔为喜,指尖点了点他的胳膊,“采访结束了,接下来去哪?”

    “回招待所。”刘青山揉了揉眉心,昨晚因梦境辗转,加上今天高度紧绷,确实有些乏了。

    “回招待所?”

    于曼妮瞪圆了眼睛,指着头顶的晴空,“这么好的太阳,回那冷清的小院待着?多无聊!走,我带你逛外滩去!”

    “不了吧。”

    刘青山婉拒,“昨夜没睡好,想回去补个觉。”

    于曼妮上下打量他,忽然踮起脚尖凑近,鼻尖几乎要碰到他的衬衫,“看你这精神头,眼不红气不喘的,哪像缺觉的?”

    她眨了眨眼,语气带了点促狭,“你该不会是……讨厌我,不想跟我逛街吧?”

    “我哪敢。”

    刘青山连忙摆手,想起昨天认识的于司长,便半开玩笑道,“要是回头你跟于司长说我坏话,我可真没处哭去。”

    “算你识相。”

    于曼妮得意地扬了扬下巴,“走吧,就当是庆祝你采访顺利。我带你去吃真正的沪上小吃,保证比招待所的饭菜香十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