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人啊,一吃饱喝足,那困劲儿就跟商量好了似的,“噌”地就上来了,挡都挡不住。
刘青山二话不说,鞋子一蹬就躺倒在了铺上。
睡午觉,这是他两辈子雷打不动的习惯,管它春夏秋冬,到点儿就得眯一会儿。
尤其是这中午饭一落肚,那困意来得特别猛,特别“冲”!
冲得你眼皮子直打架,沉甸甸的,扒都扒不开。
后世网上不都调侃嘛,西北人到了中午,天大的生意也得放放,店门一关,先睡饱了再说。饭可以不吃,午觉不能不睡,就这么个理儿!
南方人呢,像于曼妮这样的,就很少有这习惯。
她看着刘青山躺下,挺好奇地问:“你要睡午觉啊?”
“嗯,眯会儿。”刘青山眼皮都快黏一块儿了。
于曼妮眨巴眨巴眼,觉得挺新鲜,“我就是有点好奇……”
“好奇啥?”
“你……你是真困了?!”
她实在有点不信,刚才两人还聊得热火朝天,从燕大的银杏聊到沪上的梧桐,从《一代人》的诗句聊到火车外的风景,他那会儿眼神清亮,思路敏捷,怎么一转眼就跟被抽了骨头似的?
刘青山被她这直白的问题逗乐了,勉强撑开一条眼缝,无奈地笑了笑:“真困!骗你干嘛?眼珠子都快转不动了,跟灌了铅似的。这有啥好奇怪的?”
“哈哈哈~”
于曼妮就笑了起来,“我就不困呀!而且你刚才还生龙活虎的呢,那精神头,感觉能再聊上三小时。怎么一转眼就蔫儿了?这困劲儿也来得忒快了吧?跟按了开关似的!”
她边说边比划了个按开关的手势,一脸不可思议。
“这个嘛……”
刘青山被她认真的样子弄得有点哭笑不得,困意都驱散了几分。
他歪着头想了想,半开玩笑半认真地抛出一个词,“可能……是刻在骨子里的西北基因?”
“啊?”
于曼妮那双漂亮的杏眼瞬间瞪得溜圆,像两颗黑葡萄,里面盛满了纯粹的困惑,“基因?”
这个词对她来说有点太“科学”了,超出了她此刻对“困”的理解范畴。
“不明白?”
刘青山看她那副懵懂又认真的小模样,像只迷路的小鹿,反差感十足,忍不住笑出了声。
他干脆挣扎着又坐了起来,揉了揉发涩的眼睛。
“嗯嗯嗯!”
于曼妮立刻点头如捣蒜,频率快得像小鸡啄米,再配上她那副清丽中带着点冷傲的精致脸蛋,这强烈的反差萌让刘青山差点又笑场。
他强忍着笑意,清了清嗓子,抛出一个问题:“我们西北人,主食是啥?”
“面食啊!”于曼妮想也没想,脱口而出。
这问题太简单了,谁不知道西北人爱吃面?
她睁大眼睛,一瞬不瞬地盯着刘青山,等着他解开这个“基因困觉”之谜的下文。
那专注的眼神,仿佛在课堂上等待老师公布答案的好学生。
刘青山点点头,然后……就没然后了。
他抱着胳膊,好整以暇地看着她,就是不说话。
车厢里安静了几秒钟,只有车轮碾过铁轨的“哐当”声。
于曼妮等啊等,见他老神在在,丝毫没有继续的意思,终于忍不住了,带着点被吊胃口的急切,“嗯?然后呢?”
她微微前倾身体,像只好奇的小猫。
“然后?”
刘青山一脸无辜地摊摊手,“没了啊。”
“没了???”
于曼妮瞬间石化,漂亮的脸上表情凝固,写满了“你逗我玩呢?”的无语和错愕。
她感觉自己像个被晃点了的傻子,小嘴微张,半天没合上。
看她那副吃瘪的样子,
刘青山终于绷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笑够了才解释道:“好啦好啦,不逗你了。面食嘛,主要成分是什么?”
“碳水化合物!对吧?”
“这玩意儿吃下去,身体就得开足马力把它转化成血糖,这转化过程需要大量的血液跑去肠胃那儿帮忙。结果呢?其他地方,特别是咱这大脑,供血供氧就不太够用了。”
“尤其是午饭后半小时左右,这断粮断氧的效果达到顶峰,人就容易迷糊,眼皮打架,就想找个地方躺下。说白了,就是身体在抗议:别干活了,歇会儿,让血液去支援消化系统!”
“就这么回事儿,我们西北人天天面食,这午睡闹钟就格外准点,格外响亮!”
“到点就困!”
“啊?”
于曼妮惊讶地张大了嘴,形成一个可爱的‘O’型,“你还懂这个?医学知识都懂?”
她看向刘青山的眼神里,除了惊讶,其次就是震撼和好奇。
“呃,不懂。”
刘青山摆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