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说得轻描淡写,仿佛只是件不值一提的小事。
可于曼妮心里忽然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泛起一丝微酸又柔软的怜惜。
他没条件,像野草一样在贫瘠的知识土壤里挣扎,却那么珍惜每一个汲取养分的机会,像块干渴的海绵,拼命吸收着能接触到的任何一点知识。
反观自己呢?
家里书房顶天立地的书柜,塞满了精装书、外文原版,自己又认真看过几本?
很多时候,不过是附庸风雅的摆设罢了。
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一股淡淡的愧疚感,在其心头悄然升起。
“咦?”
她甩甩头,把这点小情绪抛开,求知欲又占了上风,像发现了新大陆,“那为啥面食就叫碳水?碳水又是个啥玩意儿?这名字听着怪怪的。”
她像个好奇宝宝,问题一个接一个。
刘青山看她刨根问底的劲儿,虽然困得眼皮打架,但也不好拂了她的兴致。
他打起精神,努力回忆着那些零散的知识碎片,尽量用她能听懂的话解释:“碳水啊,是化学上对一大类物质的统称。”
“它们主要是由碳(C)、氢(H)、氧(O)这三种最基础的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而且呢,里面的氢原子和氧原子的比例,通常跟水(H?O)里面氢二氧一的比例差不多(2:1),所以科学家们就管它们叫‘碳水化合物’了。”
“像咱们平时吃的白糖、红糖、麦芽糖,还有粮食里的淀粉,木头里的纤维素,都算在这一大类里。它们可是咱们身体干活儿、跑跳、思考最主要的燃料来源。”
他顿了顿,看于曼妮听得认真,便继续道:“至于面食,像馒头、面条、饼子,它们的主要成分就是淀粉。淀粉这东西,在面食里占了大头,少说也得有七成以上!”
“而淀粉呢,恰恰就是碳水化合物家族里非常重要的一员。”
“所以啊,大家图省事,就把主要提供淀粉能量的面食,直接简称为碳水了。就像咱们说吃饭,不一定特指米饭,也可能是面条馒头,一个道理。”
于曼妮听得眼睛越来越亮,像两颗被擦亮的黑宝石。
她一边听,一边微微点头,长长的睫毛随着思考轻轻颤动。
听到最后,她终于恍然大悟,长长地“哦~~~”了一声,尾音带着点俏皮的上扬:“原来是这样!名字就是这么来的啊!碳、氢、氧……比例像水……淀粉是其中一种……所以面食就是碳水!”
“明白了明白了!”
她脸上绽开一个灿烂的笑容,像拨云见日般明朗,带着点解开谜题的满足感。
“哈~~~”
刘青山实在撑不住了,一个巨大的哈欠毫无预兆地冲了出来,打得他眼泪都快出来了。
他赶紧点点头,声音带着浓重的鼻音:“嗯,对,就是这么个理儿……哈欠……”
“哈哈,懂啦懂啦,彻底明白啦!”
于曼妮看他哈欠连天、眼泪汪汪的可怜样,又忍不住笑起来,眉眼弯弯,像两弯新月,唇红齿白,在略显昏暗的车厢里格外明媚。
“那你快睡吧快睡吧!”
她连忙摆手催促,声音温柔得像哄小孩,“瞧你困的,眼睛都睁不开了,哈欠打得跟小老虎似的,快躺下,快躺下!”
她的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宠溺和心疼。
“嗯,真得眯会儿了……”
刘青山如蒙大赦,含糊地应了一声,再也抵挡不住那汹涌的困意,身体一松,重新躺倒在那不算柔软的铺位上。
闭上眼睛,没过多久呼吸很快就变得均匀、绵长而深沉,胸膛随着呼吸微微起伏。
那微皱的眉头也舒展开来,显露出一种近乎孩子般的放松和安宁。
车厢里一下子安静下来。
只有车轮碾过铁轨发出的、节奏分明的“哐当——哐当——”声,像一首单调却有效的催眠曲。
午后的阳光透过有些污渍的车窗玻璃,斜斜地照射进来,在过道的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空气中还残留着刚才食物的混合气味,烤鸭的酱香、炸鸡的油香、点心的甜香,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茶叶蛋的卤香,以及……
嗯,可能是从于曼妮身上传来的馨香。
有点甜,还带着点栀子花香。
隐隐约约,莹莹绕绕。
于曼妮没有再说话。
她安静地坐在自己的铺位上,背靠着车厢壁,手里捧着那个已经微凉的搪瓷杯。她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