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将‘弯河时代饭店’的每个角落都给记录下来。
这时,
又过来一个中年妇女,她一看就不是本地人。
头烫波浪卷,身穿格子衫,脚踩小皮鞋,一举一动都很洋气。
“郑组长,县里的郭干事说中午要在这里给咱们接风洗尘,杨主任也会过来,您看?”她低声说道。
郑国栋看着远处热闹的场景,头也不回,“晓敏同志,你没有透露我们的身份吧?”
“没有没有,您不是已经交代过了嘛,我怎么会乱说?”周晓敏笑着回道。
“嗯。”
郑国栋点了点头,“那就一起去吧。”
“好,那我等会儿和郭干事说一下,顺便也叫下其他同事。”
说完,周晓敏便走了。
郑国栋又道:“都问清楚了吗?”
那个拍照的年轻人立刻收起相机,低声道:“问清楚了!”
顿了顿,他又道:“弯河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先提出来的人是刘青山,在他的主张之下,刘福来、杨天兴这才同意实施。西北省计划委员会主任李邦彦的三儿子李长征,之前是在弯河插队当知青。”
“杨天兴能得到李邦彦的支持,应该是刘青山从中帮忙牵了线。”
“去年8月份,刘青山领着家里人夜里上山逮知了猴,然后将知了猴卖给县里的饭店,挣了一些钱。”
“李长征那时候还在弯河,吃了上顿没下顿,饿的面黄肌瘦……”
“后来刘青山就从李长征手里收了些知了猴,从而缓解了李长征的窘迫处境!”
听到这里,
郑国栋那微皱的眉头舒展开来,喃喃自语:“原来是患难之交,那这样的话就说的通了……”
年轻人跟着点头。
看到郑国栋暂时没有说话的意思,他就又继续说道:“李长征今年回了长安之后,没少给刘青山帮忙,现在华山公司的那些约克夏猪崽,其中就有一部分是李长征帮忙购买的。还有那些机器设备、以及那辆边三轮。”
郑国栋摆了摆手,“这些无关紧要,不是咱们此行的重点。况且刘青山也不缺钱,他也不是官员,这其中不牵扯什么贪腐。”
“是!明白!”
“报纸上那些数据都是真的吗?”
“是真的!”
“没有一点水分?”
“……暂时,没发现。”
郑国栋那平静的脸庞顿时有些动容,他转过头看着自己的秘书,“走访了多少人?”
“69人!”
“这69人家里粮食都够数?”
“够!!有些人家里的粮食甚至还要比亩产455斤要多一些,比如梨树沟生产队的李春生家,黑龙潭生产队的刘树德、刘兆丰、赵黑牛家,还有……”
听完之后,
郑国栋又问道:“这些人都是随机抽查的?”
“对!”
“呼——”
郑国栋长长吐出一口气,脸上露出些许笑容,“看来咱们是不虚此行啊!领导看到报告后,肯定会非常高兴!不过,资料一定要搜集充分,扎扎实实!”
“明白!”
顿了顿,
郑国栋又道:“你和刘青山接触过吗?”
“接触过。”
“展开说说……”
“他,很不简单!”
“哦?”
郑国栋转头看去,有些好笑的看着自己的秘书。
他这位秘书身世不凡、背景雄厚,加之又聪明过人、处事老道,因此眼光一向都很高,从不轻易夸人。
不说是眼高于顶、目中无人吧,但其实也差不多。
可关键是,
宁泽安有这个实力!
郑国栋笑道:“这我更要听听了,到底是怎么个不简单?”
宁泽安想了想,这才说道:“他这个人,有才华,真是才华横溢,才思敏捷!”
“这肯定的,人家可是名扬全国的大作家。他那些作品,我也看过,确实都很不错!你说点别的……”
“他很有想法!他那些想法……很有见地!”
“想法?”
郑国栋愣了下,随即明白过来,“你是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对!”
“那他还有什么想法?”
“他没具体说,我也很想知道。”
“好吧,难得见你如此推崇一个人,还是同龄人。泽安啊,那你可以趁着这段日子,多和刘青山接触接触。”
宁泽安却是微微摇头,“不急,反正再过一段日子他也就要去燕京了,到时候有的是机会。”
“高考成绩还没有出来。”
“我知道,我相信他一定能再次考上燕京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