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4/4)
“怕什么?”刘兵胸有成竹:“诸葛总捕头领了圣命,又有‘格杀勿论’的尚方宝剑,谁敢硬抗?那些江湖草莽再凶悍,能凶得过陛下亲掌的十万铁甲?”
他压低声音,带着一丝幸灾乐祸,“等着看吧,那些往日里无法无天的江湖豪强,这次要么乖乖割肉,要么……就只能等着被连根拔起,家产充公了!这对咱们户部,可是天大的利好!”
两人相视一笑,仿佛已经看到滚滚税银流入国库的景象,对少年天子的铁腕手段,心中只剩下敬畏与顺应。反抗?那是取死之道。唯有顺从,方能在这位陛下打造的崭新秩序中,分得一杯羹,甚至坐收渔利。
————
夜色渐褪,东方泛起鱼肚白。
随着六扇门捕快彻夜不休地张贴,一张张墨迹森然的《肃靖江湖百十条》法榜,如同冰冷的告死文书,牢牢钉在了京城各处最显眼的位置。朱雀大街、玄武门、东西两市、各大衙门乃至一些知名帮派堂口附近的墙壁上,都被这血淋淋的条文所覆盖。
消息如同瘟疫般在权贵圈层中迅速扩散。不同于江湖底层的恐慌与即将爆发的反抗暗流,京城顶层的王侯公卿、达官显贵们,反应出奇地“平静”。
没有愤怒的咆哮,没有串联的密谋,更没有公然质疑的奏章。
有的,只是各府邸深夜里骤然亮起的灯火,管家们急促的脚步声,以及主子们低沉而严厉的训诫命令。内容大同小异:约束族人,登记造册,清查产业,足额缴税,远离江湖是非!
勋贵们想起了玄甲军操演时那震天动地的马蹄声和寒光闪闪的陌刀阵;文官们想起了锦衣卫诏狱那令人不寒而栗的名声和罗网神出鬼没的传说;就连那些平日里跋扈的纨绔子弟,也被家中长辈前所未有的严厉警告吓得噤若寒蝉——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父祖的权势,在陛下那掌握着绝对力量的意志面前,脆弱得如同薄纸。
顺昌逆亡。
这四个字,如同无形的枷锁,沉重地套在了所有京城人人心头。京城的水,在六扇门法榜张贴后的这个黎明,表面似乎因权贵的沉默而显得“清澈”了几分。但这清澈之下,是更深、更冷的暗流,是无数人被迫收敛爪牙、压抑本能的死寂,是对那高踞龙椅之上、年仅十四岁却已显露峥嵘獠牙的少年帝王的,最深沉的敬畏与恐惧。
权贵的沉默,是风暴眼中短暂的平静,也是他们对那即将席卷整个江湖、乃至整个大燕的滔天巨浪,最明智也最无奈的选择。他们明白,这场由陛下掀起的风暴,才刚刚开始,而任何试图螳臂当车者,地方势力必将被碾得粉身碎骨,而且众人隐隐有一种错觉,少年天子这一系列的疯狂加码,似乎都是在疯狂的从朝廷到江湖威逼天下,好似巴不得大燕吞下大乱?
好似在向天下人说,朕要看血流成河!
?_?
ha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