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进公园大门,一股清新的草木气息便扑面而来,夹杂着泥土的芬芳与淡淡的花香,瞬间涤荡了城市的喧嚣与浮躁。放眼望去,湖面波光粼粼,像一匹被春风吹皱的巨大绿绸,温柔地铺展在眼前。远处的笔架山若隐若现,为这湖光山色更添了几分朦胧的诗意。岸边的垂柳早已抽出了嫩绿的新丝,微风拂过,柳枝如少女的发丝般轻盈摇曳,偶尔有几片调皮的柳叶飘落湖面,引得鱼儿好奇地吐着泡泡。
两人沿着蜿蜒的木栈道缓缓前行,脚下是木板与青草的低语,耳畔是清脆的鸟鸣与远处隐约的笑语。陈晓阳深吸一口气,笑着对顾倾城说:“倾城,你看这东湖的景致,每次来都有新感觉。上次我们来还是初春,柳枝刚冒芽,如今已是绿意盎然了。”
顾倾城微微颔首,目光被不远处一群正在放风筝的孩子吸引。五彩斑斓的风筝在蓝天上竞相飞舞,承载着孩子们纯真的梦想与欢笑。“是啊,”她轻声回应,“这里的春天总是来得这么生动。你还记得吗?去年我们就在那边的草坪上野餐,你带的那盒樱花酥,味道至今难忘。”
阳光透过稀疏的枝叶,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光影。他们走走停停,时而驻足观赏湖边写生的老人,看他笔下的湖光山色渐渐成形;时而在开满了不知名小野花的花坛边蹲下,细细品味那份不事张扬的美丽。陈晓阳指着湖中游弋的几只野鸭,兴致勃勃地说:“你看它们多自在,真想也变成一只鸟,在这公园里自由飞翔。”
顾倾城莞尔一笑:“我们现在不也很自在吗?远离工作的烦恼,能这样静静地享受片刻的宁静与美好,就很好了。”
不知不觉,两人已走到了公园深处的一处观景台。凭栏远眺,整个东湖的美景尽收眼底。湖面开阔,水天一色,偶有画舫轻轻划过,留下一道浅浅的水痕。岸边绿树成荫,繁花似锦,游人三三两两,或漫步,或休憩,或嬉戏,构成了一幅和谐动人的春日画卷。
“锦州的东湖,真是块宝地。”陈晓阳由衷地感叹道,“每次心情烦闷的时候,到这里走一走,看一看,什么烦恼都烟消云散了。”
顾倾城望着远方,眼神悠远而宁静:“嗯,所以我们才会一次次地想来这里。这里的每一缕风,每一朵花,每一声鸟鸣,都能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与平和。”
两人相视一笑,默契地不再言语,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感受着这份属于东湖公园的独特魅力,享受着这份难得的闲暇与惬意。时光仿佛在这一刻放慢了脚步,将这份宁静与美好,悄悄镌刻在他们的心底。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重游,更像是一场心灵的回归与滋养。
秋日的阳光带着一丝慵懒,透过层叠的枝叶,在青岩寺风景区的石板路上洒下斑驳的光影。顾倾城和陈晓阳并肩走着,再次踏上这片熟悉的土地,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上次来时的香火气息与山间特有的清新。
“还记得吗?上次我们来,也是这样一个好天气,你还在山脚下那个小摊上,非要买一串红得像玛瑙的山楂糖葫芦。”陈晓阳侧过头,看着身边的顾倾城,眼中带着笑意。
顾倾城微微扬起嘴角,发丝被山间的微风轻轻拂起:“当然记得,结果还没走到‘歪脖老母’那儿,就被我吃完了,酸得我牙都快掉了,你还笑我。”她顿了顿,目光投向远处层峦叠嶂的山峰,“不过说真的,这里的景色,每次看都觉得不一样。你看那边的山,云雾缭绕的,像画一样。”
两人沿着蜿蜒的山路缓缓上行,路旁的古松依旧苍劲挺拔,枝繁叶茂,仿佛守护着这座千年古刹的宁静与庄严。偶尔有穿着朴素的香客从身边经过,或是低声交谈,或是手持香火,脸上带着虔诚的神色。山间不时传来清脆的鸟鸣,与远处隐约的钟声交织在一起,更添了几分禅意。
“上次来的时候人好多,好多地方都没仔细看。”陈晓阳一边留意着脚下的台阶,一边说道,“这次我们可以慢慢走,好好感受一下。听说后山的‘一线天’景色很奇特,我们一会儿去看看?”
“好啊,”顾倾城点点头,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我还想去上次没来得及去的藏经阁看看,听说里面有很多古老的经书,说不定能感受到一些历史的沉淀呢。”
他们走走停停,时而驻足欣赏路边的摩崖石刻,那些历经风雨侵蚀的文字,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时而在清澈的山泉边掬一捧水,感受那份沁人心脾的清凉。阳光穿过树叶的缝隙,在他们身上投下温暖的光晕,一切都显得那么惬意而美好。
不知不觉间,他们已经来到了寺庙的核心区域,香烟袅袅,诵经声隐约可闻。顾倾城和陈晓阳相视一笑,心中都有着同样的感受:再次来到青岩寺,不仅是为了欣赏这里的自然风光,更是为了这份难得的宁静与放松,以及与身边之人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这一次,他们决定要把每一处风景都好好印在心里,留下属于他们的,又一段难忘的青岩寺记忆。
锦州小布达拉宫是锦州广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