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明末第一狠人:先灭建奴再抢崇祯 > 第348章 威震漠西十

第348章 威震漠西十(1/3)

    在当初花谷关之战后,战火很快蔓延到蓝池城,可萨勃勃率领部众驻守城内,却在连日的战事中察觉到局势愈发不妙。

    圭圣军攻势猛烈,城防多处受损,粮草也日渐短缺,再守下去,恐怕难逃被围困歼灭的命运。

    他心中暗觉不安,细想之下觉的继续留在蓝池城只会坐以待毙,必须尽快寻找退路。

    就在他焦虑万分之际,部将科萨陀找到他,低声提议:“首领,蓝池城守不住了,咱们不如沿清河乘舟西撤,清河河道直通下游,圭圣军主力都在城外攻城,未必会留意水路,或许能趁机脱险。”

    可萨勃勃当时眼前一亮,这确实是当下最稳妥的办法,他立刻点头同意,暗中召集心腹,准备趁夜撤离。

    当天夜里,月色暗淡,可萨勃勃在科萨陀的护送下,带着数十名亲卫悄悄来到清河岸边,登上早已准备好的船只。

    船只顺着河水流向缓缓下行,一路上避开了圭圣军的巡逻队,直到驶出蓝池城的势力范围,可萨勃勃才松了口气,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落地 ,他总算从绝境中逃了出来。

    不久后逃亡中的可萨勃勃听闻可萨涵率领六千兵马退至塘州,本想前去投奔,可转念一想,可萨涵与自己素来不和,且彼此所属族群不同。

    如今自己势单力薄,前去投奔未必能得到善待,反而可能被可萨涵借机吞并部众。

    思虑再三,他决定放弃去塘州的念头,转而西进武佑城 , 武佑城地处丝路要地,城防坚固,且远离圭圣军的主要攻势,是暂时立足的绝佳选择。

    在西进途中,可萨勃勃不断遇到从各处溃败下来的可萨败兵和蒙古诸部难民,这些败兵大多群龙无首,惶惶不安,见可萨勃勃到来,纷纷选择归附。

    就这样一路走下来,可萨勃勃竟收拢了数百名可萨败兵,虽然人数不多,却也让他的势力稍稍壮大,心中多了几分底气。

    这可萨人并非单一部族,而是由多个族群组成,其中可萨勃勃与可萨巴图所属的族群人口最多、实力最强,可萨涵则属于另一族群,各个族群之间虽同属可萨部,却也存在着竞争与隔阂。

    所以当可萨勃勃抵达武佑城时,守将可萨英亲自出城迎接 ,可萨英是可萨巴图的心腹,如今可萨巴图兵败,他在武佑城也是孤掌难鸣,见可萨勃勃前来,便想借其名号稳定人心。

    可萨英拥兵两千五百人,是武佑城实际的掌控者,可萨勃勃带来的两百多人根本无法与之抗衡,因此可萨勃勃虽被奉为上宾,住进了城主府,却处处受到掣肘。

    武佑城的军政事务全由可萨英一手主导,他空有 “精神首领” 之名,却毫无实权,只能眼睁睁看着可萨英发号施令,心中虽有不满,却也无可奈何。

    后来远方的蓝池城最终被圭圣军攻破,可萨赤勤和野至鲁率领近两千名败兵逃了出来,一路辗转也来到了武佑城。

    可萨赤勤实力不弱,麾下有近千人马,与可萨英的兵力相差无几,两人素来不和,见面后便因权力分配争执不休,互不相让。

    眼看局势就要失控,两人为了避免内斗,最终达成妥协,共同推举可萨勃勃为名义上的头领 ,毕竟可萨勃勃是可萨共主 —— 可萨巴图之弟,在可萨人中声望较高,由他统领,能暂时稳住局面。

    可即便如此,可萨赤勤与可萨英也只是表面顺从,依旧牢牢掌控着各自的部众与权力,不让可萨勃勃插手武佑城的任何事务,可萨勃勃依旧是个有名无实的头领。

    与此同时那可萨涵在塘州已聚集了两万多兵马,实力远超可萨勃勃这边,可萨勃勃得知后,便派人前往塘州,向可萨涵索要当年从自己麾下脱离、如今归属可萨涵的旧部,希望能借此壮大自身实力。

    可可萨涵早已看穿他的心思,又怎会愿意将兵马交给他?便以 “当前战事紧张,兵马需集中调配,不便拆分” 为由,直接拒绝了可萨勃勃的请求。

    可萨勃勃虽被可萨英与可萨赤勤架空,成了武佑城有名无实的头领,却并未心生怨念而急于夺权 , 他心中始终憋着一股劲,一心想带领可萨人渡过眼下的难关,不愿因内斗消耗仅存的实力。

    面对两人的处处提防,他索性坦然当起 “甩手掌柜”,武佑城的军政事务一概不过问,每日只在城主府中处理些无关紧要的琐事,或是与亲卫闲聊草原旧事,一副安于现状的模样。

    可这份 “顺从” 背后,却藏着他的盘算,不久后他找到可萨英与可萨赤勤,心平气和地提出:“如今武佑城周边不太平,我身边亲卫仅有二百人,恐难应对突发状况,还望二位允许我将亲卫增至四百人,也好让我安心些。”

    可萨英与可萨赤勤对可萨勃勃虽然心存提防,但见他只提增加亲卫,而非索要权力,便觉得也算合情合理。

    况且四百人在武佑城的数千兵马中不过是小数,根本威胁不到自己的地位,两人对视一眼,便同意了他的请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得到许可后,可萨勃勃立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