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春城江湖往事之赵三 > 第318章 纠纷暴起

第318章 纠纷暴起(1/3)

    时间来到2002年,眼瞅着都八月末了,这时候的赵三离死可就不远喽。

    说实在的,三哥当时在长春这嘎达,那可是兵强马壮啊,在吉林省也好使,到了辽宁省那也挺吃得开,刚把事儿都摆明白啊,在长春这块儿,三哥那都没天敌了呢。

    白道那边有吉港集团,商月村村儿哥罩着啥的,可集团内部流氓这边呢,兄弟是真少了不少。

    你看那王志进去了,黄强也跑路了,左洪武也折进去了,那个潘大义子眼睛都被扎瞎了,这时候就剩下党立啊,还有吴立新,加上谢小娇,再有那黄亮上真章还不太挡硬,这就算是全部人手了。

    再看三哥,最近应酬也不多,都不咋出门了。

    赵三家里头有哥仨,咱得唠唠,赵三的二姐赵红艳呢,那是他叔家的姐,这就不算了。就说他们一个爹一个妈的,老大叫赵红河,老二叫赵红森,老三就是赵三,叫赵红林嘛。

    那赵红河没啥正事儿啊,成天跟三教九流的混一块儿,天天出去花天酒地的,那钱就跟花不完似的。

    有人就问了,那钱谁给呀?那钱不就是赵红林养着他呗,一年咋不得给他个一二百万花呀,那赵三一年都能挣一个亿呢,还差那一二百万啊?

    这货开着个一百多万的大奔驰,那可是赵三给他买的。家里还住着一百多万的房子。

    哎,他还有个活儿,啥活儿呢?就是赵三他们忙得没空干的活儿,伺候老人,家里那老头老太太就跟着他过呢。

    毕竟啊,找保姆伺候吧,那也不咋周到,赵三都雇过好几个保姆了,那保姆都不行啊,你说跟保姆能唠上儿子跟爹妈唠的嗑儿吗?

    赵红河啊,他是1952年出生的,赵红森是1954年出生的,赵红林是1956年出生的,他们哥仨一个之间差两岁。

    赵红河这时候啊,这不都五十来岁了嘛,哎,五十来岁,那不算是老年人了也沾点老年边儿了呗。

    就那时候啊,老头睡觉少,他天天也没啥事儿,还亲自去买点菜啥的,有时候回家还给老妈、老爸,给他们做饭,他爸赵文君平时做饭啥的少,就是起得早,倒不是说他爸多勤快,就是岁数大了觉少了呗。

    然后啊,这赵红河天天早上乐意去逛早市,七十八线是最大的早市啊,水果、蔬菜批发都在那儿呢。

    那七十八线在哪呢?就在长春宽城区的铁北那块儿。为啥叫七十八线呢?长春那公交车到那个道线是七十八线,然后就都叫七十八线了。

    那嘎达就是个市场,是郝树春承包的,这郝树春可是长春最大的扒皮王,也是继赵三之后,下一代在长春能接赵三当大哥的主儿。

    这时候的郝树春还没赵三那么大能耐,还是个二把大哥,不过也挺厉害的了。

    这天凌晨三点多钟啊,那赵红河就醒了,“操你妈,卖豆腐的喊得吵死了!”

    抬头一看表,“哎呀,操,都三点半了呀!”

    得,穿上裤衩子、线裤啊,把袜子一蹬,小衬衫一穿,嘿,看着也挺精神,他们哥仨长得挺像,老大嘛,个儿还高,一米八多。

    推开门就下楼了,也没啥事儿,开着那奔驰,就奔七十八线去了,打算买点水果,买点青菜啥的,出去溜达溜达呗。

    你看他还得花钱买,三哥那圣地亚哥跟夜上海用的水果,那都不用花钱买,郝树春当时天天都派兄弟亲自挑最新鲜的给赵三那地方送,还不要钱,要不咋说郝树春跟赵三关系好呢。

    就三哥那早餐,吃的鲍鱼粥啥的,那都是郝树春挑最大的鲍鱼,给三哥送去的。

    但赵红河可没那么大面子,他得自个儿花钱买,毕竟是自家吃。

    这一天早上开着车就去了,到那嘎达还不到四点呢,天还黑乎乎的,没彻底亮堂呢。

    那大市场有个院儿,去过那地儿的都知道,外地拉水果拉菜的车来的早,都得进院卸车,早晨车老多了,大车小辆那是络绎不绝。

    后来呀,郝树春那几个兄弟可算是发现了个商机,就在那院门口安了个杆儿。

    你大车要进院卸车啥的,最早的时候得交十块钱,那小车也得交钱,得交多少呀?

    嘿,后来可太狠了,大车改成十五块,小车五块了,反正你要进那院儿就得花钱,要不你就只能停外头。

    那商家的三轮车、三驴子啥的,想推进去也挺费劲,在大货车之间钻空儿。

    这不嘛,今天赵红河来了,那有挡车杆儿,都是郝树春的兄弟看着呢。

    旁边还有个管理处的小平房,都是底下那些小老弟儿,大哥肯定不干这拦车收费的活儿。

    小老弟儿在那守着,这时候赵红河就来了。哎,那挡车臂一开,估计是识别了,车就进去了。

    到里头把车一停,好家伙,那院里车可老多了呀,嘎嘎嘎的,赵红河就开始溜达着买点水果、买点蔬菜啥的,这一圈溜达下来,花了大概二十分钟吧,早市这一圈就算是逛完了。

    赵红河就上车了,那可是一百多万的大奔驰,新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