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办公会只是一种震慑,真正要看后期那几人的执行。
快速拨拉了几口康伟送来的午饭,已经是下午2点多。
简单清理了一下现场,他便叫来了第二位谈话对象--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肖静。
与廖永华的沉郁不同,肖静四十出头,打扮得体,还颇有一番姿色。
她详细汇报了北江市近期宣传工作的重点,围绕冰雪旅游、优化营商环境等主题,条理清晰,滴水不漏。
直到对方汇报完毕,宋卿这才开口:“肖部长,关于北钢集团目前的困境以及市委最新的处理态度,宣传口打算如何把握舆论导向?”
这句话明显是一句试探,他想看看这位宣传部长是不是一个花瓶,肚里有没有真东西。
“宋书记,我们计划侧重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力解决民生难题的积极角度,突出您深入基层、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传递正向能量,维护社会稳定。”
肖静短暂停顿一下,立即讲出。
回答无可辩驳,但从宋卿心中感觉,总还是缺少一些东西。
她更像一个精准的执行者,而非能与他一同剖析深层矛盾、敢于打破常规的谋士。
此人可用,但难以成为心腹。
会谈持续了将近一个小时,宋卿又询问了一些前期工作内容后,将对方送出。
在自己那笔记本上简单做了个标记,他又让康伟将组织部长高峰请来。
高峰很快到来。
他约莫五十岁年纪,身材清瘦,戴一副金丝眼镜,衣着朴素却一丝不苟,有一股书卷气。
“宋书记。”
与宋卿轻轻一握手后,高峰便安静在对面沙发坐下,没有主动汇报工作,而是等着宋卿开口。
“高部长,不必拘束。”宋卿起身给他倒了杯水,说道:“我刚到北江,对全市的干部队伍,还想听听你这位‘大管家’的介绍。”
高峰双手接过水杯,道了声谢,然后不疾不徐地开始汇报。
他从全市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层次,讲到近年来的培训交流情况,再到基层党建的一些亮点工作,数据翔实,逻辑清晰,语言精准,像是一份精心准备过的书面报告。
宋卿耐心听着,偶尔点头。
他注意到,高峰的汇报始终停留在宏观层面和正面成绩上,对于干部队伍中可能存在的派系、惰政,或者与企业发展梗阻相关的问题,一概避而不谈。
“高部长介绍得很全面。”
宋卿适时打断,既然对方不说,他就只能逼着对方表态了。
“那么,以组织部的观察来看,目前我们干部队伍,特别是在服务经济转型、直面历史遗留问题方面,存在的最大短板是什么?有没有哪些关键岗位的干部,能力、状态与岗位要求明显不匹配?”
高峰推了推眼镜,沉吟了大约三秒。
“宋书记这个问题提得很深刻。”
他先肯定了一句,然后才缓缓说道:“确实,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部分干部存在思维固化、担当精神不足的问题。组织部也一直在关注,比如在推动一些改革举措时,能感受到基层存在一定的‘中梗阻’现象。”
他承认了问题,却依旧抽象。
接着,他话锋一转:“至于具体到某个干部是否胜任,组织部坚持的原则是,既要看一时一事,更要看一贯表现;既要听取班子意见,也要了解群众口碑。没有经过严谨的组织考察程序,我个人不便对任何同志轻易下结论。这也是对干部负责。”
一番话,滴水不漏!既回应了宋卿的问询,又牢牢守住了组织工作的“规矩”,让人挑不出任何毛病。
宋卿看着他平静无波的脸,忽然问了一句:“比如北钢集团的李福军同志,你怎么看?”
“福军同志在北钢工作多年,情况熟悉,为集团稳定是做出过贡献的。当然,近期集团面临巨大困难,作为主要领导,责任大压力也很大。最终的评价,还是要看事业发展的需要和组织考察的结果。”
没有肯定,没有否定,甚至没有透露丝毫个人倾向。他将一个具体的人和问题,又拉回到了抽象的组织程序和原则之上。
宋卿知道,再问下去,也不会得到更多实质性的东西。
他点了点头,结束了这次谈话:“好,高部长,组织工作原则性强,辛苦你了。干部是决定性因素,希望组织部能更好为北江的发展大局保驾护航。”
“请宋书记放心,组织部一定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履职尽责。”
高峰起身,郑重做出承诺,随即步伐平稳离开他的办公室。
门关上后,宋卿缓缓靠向椅背,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扶手。
这个高峰,既没有廖永华那样明确的示好与担当,也不像肖静那样带着明显的距离感。
他完美隐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