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在核心主力败亡已定的当下,战果的下限是无论如何都可以保证的。
可现在,因为他的立功心切,主动请缨,让羽侯对董观的“陨落”有了提前的预期,并提前做了布置安排。
若非如此,随着噩耗扩散,营地本该乱糟糟一片。
一旦大军压境,立刻就要崩散。
可现在,因为羽侯的提前准备,让他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接管了整座军营。
连董观,也被羽侯本人果断制服。
现在,让羽侯手中凭空多了许多筹码。
想到羽侯开出的条件,杨骞就感觉有些烦躁。
从某种角度来看,不论条件是什么,这个时候开条件本身,就已经有些大逆不道了。
不识好歹!
坐地起价!
转着这些念头的杨骞,心中乱糟糟一片。
离营之后,在荒原中行了大约五十里,大地开始有了轻微的、有节奏的震动。
心中了然的杨骞,停下了脚步,原地等待了起来。
从脚下大地传来的震动,变得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剧烈。
最后,当这震动达到某个临界之后,西北方向、原本澄澈无碍的天空,开始显得有些灰蒙蒙的。
那是有大量烟尘升上了天空。
渐渐的,随着烟尘越来越大,越来越清晰,一支规模庞大的骑队,出现在他的视野之中。
而后,这支规模庞大的骑队,以惊人的速度快速驰近。
当他看见对方的那一刻,对方自然也看见了他。
规模庞大的骑队,仿佛一股在荒野上奔涌的黑色浪潮。
然后,当这浪潮注意到之后,一滴小小的“水滴”从中蹦了出来。
以更快地速度,来到他的身边。
马上之人,不是别人,正是刘牧。
骑在马背上的他,看着杨骞,一脸诧异的道:
“咦,你怎么等在这里?”
说着,他仿佛想起了什么,神色微微一变,忙问:“可是行动出了什么变故?”
“嗯。”杨骞轻声应了一声。
刘牧皱眉,问:“究竟发生了何事?”
“董观听闻噩耗,就准备挑选一些精干舍营远遁。
不过,他现在已经被羽侯控制住了……不仅是他,留守营地是十几万兵力,全都被铁羽卫控制了起来。”
听了杨骞的讲述,刘牧怔了一下,然后色变道:
“敌营没有乱?”
“刚开始很乱,不过,现在已经被铁羽卫控制住了。”杨骞道。
“羽侯对铁羽卫的控制有这么强?”刘牧表示有些怀疑。
他也是常年带兵之人,明白这件事的难度。
设身处地,换他在羽侯的位置,无论如何都做不到。
面对刘牧的质疑,杨骞摇头,有些苦涩的道:
“咱们都小瞧了羽侯,铁羽卫,早就成了他的私人部曲!”
刘牧再度一怔,而后,他仿佛才后知后觉的醒悟过来,盯着杨骞,道:“他要负隅顽抗?”
杨骞摇头:“也不是顽抗……他只是开了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就在这时,另一道声音在而旁响起。
杨骞循声看去,只见刘牧旁边已经又多了一骑,耿煊便坐在那里,饶有兴趣的询问道。
“……他说,他可以带着营中十几万人归顺,但您需得先拿出足够的本事,将他折服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