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回到家时,夜幕已然悄然降临。家中温暖的灯光透过窗户,轻柔地洒在院子里。妻子白若薇见他归来,急忙迎上前,神色间隐隐透着焦急:“松子,中午的时候百花服装厂的丁鹏副厂长打来电话,听他那语气,似乎遇上了急事。我问他啥事,他没说,就只让你一回来,立刻给他回电。”
李松眉头微微一蹙,心中不禁涌起一丝不安。丁鹏向来沉稳持重,若非遇到棘手难题,断不会如此匆忙找他。他没有丝毫耽搁,径直走向电话,迅速拨通了丁鹏的号码。
电话那头很快传来丁鹏焦急的声音:“李老板,可算联系上您了!最近咱们百花服装厂老是有人闹事,那些家伙明目张胆地在厂门口捣乱,严重影响了正常生产。我们报了警,派出所的人来了,只是简单了解了下情况,之后便没了下文。现在那些闹事的越发肆无忌惮,好多工人下班回家的路上都遭到威胁,厂子里的工人人心惶惶,根本没法安心工作。”
李松脸色瞬间沉了下来,语气严肃地说道:“老丁,你先别急,这事交给我来处理。你先安抚好工人们的情绪,确保厂子能正常运转。”
挂断电话后,李松没有丝毫迟疑,当即联系市局的赵局长。电话接通,李松简明扼要地说明了服装厂的状况。赵局长在电话那头豪爽地笑道:“李老弟,这点小事你放一百个心,我马上派人去处理,保证给你把事儿办得妥妥当当。”李松连声道谢后,挂断了电话。
然而,放下电话后,李松却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他望向窗外漆黑如墨的夜空,心中暗自思忖:“这次麻烦赵局长,他倒是痛快地答应了。但长此以往,总不能每次遇到麻烦都去麻烦他。虽说表面上他或许不会表露什么,但心里难免会有想法。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和考量,老是麻烦人家,人情债也不好还。”
当下,最为妥善的办法,便是安排一位得力之人,进驻自己几家厂子所在的区域。毕竟老话说得好:“县官不如现管”,有个信得过的自己人在,办起事来能省不少麻烦。
李松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内心纠结万分:“究竟该如何抉择呢?是安排一个知根知底的亲信进入公安系统,还是尝试从市局中拉拢一个人?若安排自己人进去,用起来自然得心应手,可他手头能用且熟悉公安系统的人实在太少,思来想去,除了孙胜局长,竟一时想不出其他合适人选。只是孙胜局长远在千里之外的蒙安县,而不是京都公安系统。而从市局收买一个人,虽说能暂时解决燃眉之急,但又着实担心对方不可靠。万一事情泄露出去,不仅会给自己招来更大的麻烦,甚至还可能引发赵局长的不满。”
他长叹一口气,疲惫地揉了揉太阳穴,心中的焦虑愈发浓重。“商场如战场,各种麻烦事层出不穷,要是关键位置上没有信得过的自己人,往后的路恐怕会愈发艰难。但此事急不得,必须慎重考虑,一旦选错,后果不堪设想。”李松深知,这个决定关乎着他未来在商场的布局与发展,容不得半点马虎。
夜幕深沉,万籁俱寂,唯有李松房间里的灯光还在倔强地亮着,在这漆黑的夜里显得格外孤单。房间内,李松眉头紧锁,在有限的空间里不停地来回踱步。
此时,李松心中犹如一团乱麻,两种选择在他脑海中反复碰撞,却始终难以抉择。安排自己人进入公安系统,就像在黑暗中点亮一盏明灯,让人安心,可这人选着实难寻。而从市局收买,虽能解一时之困,却如在薄冰上行走,随时可能陷入危险境地。
就在李松被这两难的抉择折磨得痛苦不堪时,房门“吱呀”一声被轻轻推开,柔和的光线从走廊透进来,映出一个熟悉的身影——母亲白念心。她察觉到儿子今晚的异样,放心不下,便过来看看。
白念心看着儿子疲惫又焦虑的模样,心疼地问道:“小松,怎么啦?瞧你这眉头皱得,是不是有啥心事啊?跟妈说说。”
李松看着母亲关切的眼神,心中一暖,犹豫片刻后,还是决定将自己的打算和担忧一股脑儿地说了出来。母亲在京都国营大厂当了多年厂长,经验比自己丰富得多,说不定能给自己一些好的建议。
“妈,有件事我一直拿不定主意,这个决定对我至关重要,甚至关乎我以后在京都的发展。我真怕一步走错,就会带来无尽麻烦。”
白念心静静地听完儿子的倾诉,她走到窗边,轻轻拉开窗帘,月光如水般洒进房间,给这略显压抑的空间增添了一丝柔和。她转过身,目光温和而坚定地看着李松,缓缓说道:“儿子啊,妈虽然不懂你们生意场上那些事儿,但妈知道,选人的时候,可靠是最重要的。你说在京都地区找不到能用且熟悉公安系统的人,那就换个思路,从其他地方选人,然后运作一下调到京都来便是了。”
李松听了母亲的话,犹如一道光照进了他黑暗的内心世界,瞬间恍然大悟。对啊,自己怎么就没想到呢!
“妈,多谢您了。我知道该怎么选了。”
正如母亲所言,京都没人,那就从其他地方选,比如蒙安县。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