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 > 第632章 渭水码头

第632章 渭水码头(1/3)

    消息传到了李世民耳里。

    这段时日李世民是在立政殿赖着不想动弹了,甘露殿就像是禁地一般,每日听着张阿难汇报李承乾那边的动态就行。

    如今听见这养老保险,顿时吸引了李世民的注意。

    “养老保险?”

    “是的,陛下。”张阿难也是露出了笑容,就像是捡到了钱一般:“回禀陛下,这太子殿下弄的这养老保险说起来还挺不错的,每年交一贯,交够了十五年,五十岁就可以开始拿钱,只要人活着一直可以拿。”

    “而且可以多买几份,最近臣手头也是宽裕不少,打算买个十份。”

    十份?

    李世民挑了挑眉,相当于一年十贯,十五年就是一百五十贯。

    要是活到朝中老臣那样的岁数,还不赚翻了?

    每年能够领十贯钱?

    还有这等好事。

    当然,张阿难也是有所隐瞒,他何止是买了十份。

    但也没有投入全部家当,三成肯定是有了。

    想着五十岁以后,自己能够每年领着钱过日子,这小日子当真是美极了。

    长孙皇后则是在旁边掰着手指开始计算,慢慢的有些不解道:“承乾这么干,岂不是要亏钱?”

    “亏钱?”李世民听见这两字,很明显不太相信李承乾会做如此亏本的买卖。

    精明的他,第一时间想到了大唐钱庄。

    百姓将钱存入钱庄,每年还有利息。

    这养老保险不是一样的道理?

    让每人每年缴纳一贯钱,缴纳十五年,那不是十五贯?

    就皇宫这些内侍和侍女加起来恐怕都有上万人。

    加起来十数万贯,拿着这些钱去所谓的投资,把钱赚回来,然后分给他们。

    嗯,李世民似乎领悟到了李承乾的用意,冷哼着开口道。

    “哼,这逆子会做如此赔本的买卖?不就是用着太子的信用在揽财。”

    嘴上虽然不屑,可李世民脑中却回想起了自己缺钱的时候,怎么就想着去找世家借。

    满朝文武,每人能想到这样的一个办法。

    还要求爷爷告奶奶的给官职,给许诺。

    长孙皇后也听明白了意思,亮着眼道:“如果承乾真能赚到钱,给宫里的内侍和侍女挣养老钱也是不错的嘛。”

    身为皇后,她自然知道很多宫里当差的人晚年十分凄凉。

    特别是内侍,被家人送进宫中,能挣月例的时候家人哄着骗着,等真正年迈送出宫去了,大部分都是自生自灭,谁家会养着这样一个老头。

    长长叹息一声:“陛下,臣妾倒是觉得承乾的办法不错,宫里老人要么是被发到了掖庭,要么就是出去被人嫌弃,还不如自力更生,从长计议。”

    “也算是给他们一条活路不是,要是老了还过的凄惨,那也怪罪不到朝廷头上。”

    闻言,李世民深深思考了一番。

    发现长孙皇后说的没错。

    每年进宫出宫的人不少,日积月累确实是不少人。

    如果能够换一种方式给他们养老,朝廷还没有负担,也是好事。

    一旁的张阿难和红秀等人,脸上都露出了喜色。

    他们一点都不怀疑太子殿下赚钱的能力,张阿难说出来,也是为了得到陛下的应允。

    只要陛下点头了,那么这事就有朝廷兜底,更无后顾之忧了。

    李世民也想到了这一层,老谋深算的他抬头对上张阿难喜悦的表情道:“去,将太子喊来,朕有话问他。”

    “喏。”张阿难连忙去东宫亲自去喊人。

    到东宫的时候发现李承乾书案上全都是奏折,堆积的好像比之前李世民的还要多。

    他也是叹息一声,通知了李承乾。

    路上还解释了李世民叫他的原因。

    这可是大好事啊。

    李承乾知晓缘由,抿唇跟上了张阿难的脚步。

    来到立政殿。

    “儿臣拜见父皇,母后。”李承乾觉得自己做好事,还是挺麻烦的。

    毕竟上面还有一个皇帝压着。

    做什么事都需要先得到李世民的同意,这种感觉很不好。

    可想了想,也没有坏处。

    要是李世民都支持的话,他遇到的阻碍肯定就会小很多。

    “承乾来了,快,过来坐。”长孙皇后想要去起身去拉李承乾。

    不料被李世民阻拦了。

    “观音婢,你现在有身孕在身,太子已经不小了。”

    李承乾嘴角抽了抽,自己不小了?

    才十一二岁,天天批阅奏折到暮色渐黑。

    他已经很努力了,可那些奏折就好像批不完一般。

    当初的李世民好像都没这么多。

    深深怀疑,李世民和三省那些官员联合起来戏弄他。

    不过没事,他已经想到应对之策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