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华娱:从神棍到大娱乐家 > 第四百一十三章 塞翁失马

第四百一十三章 塞翁失马(5/7)

在还没有一拳打碎西方价值评价的客观条件。

    奥斯卡就是他修炼的炉鼎,还需要它给问界以后的电影提供影响力,再去供养北美的其他产业。

    “这个最佳导演我受之有愧,因为我所做的只是还原了历史。”

    “它属于1937年金陵城墙下那些未能开口的亡魂,属于胶片中每一帧沉默的证词。”

    “历史题材的影片中,导演从来不是真正的创作者,我们只是被允许暂时保管它的影像,擦拭灰尘,让后人看清裂痕中透出的光。”

    中国导演的沉声,令台下的嘉宾们动容。

    好莱坞所代表的西方审美和价值评价放在一边,没有人能够否认这部电影给北美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

    只不过受害者不是把持西方媒体和金融命脉的犹人,也不具备和隐含强烈的盎格鲁-撒克逊文化底色,导致《天空》只能走到这一步。

    但所有懂行的演员和导演们都无法否认,这绝对是一部不逊于《辛德勒的名单》的传世佳作。

    “电影残酷也最神圣的悖论在于,我们虚构情感,却要试图传递真实的血泪。”

    “比起‘最佳导演’,我更愿做历史的学徒,当三十万冤魂在银幕上复活时,是他们在执导我的镜头,是他们的故事勒令我舍弃部分技巧,选择让电影画面自己去倾诉。”

    “谢谢!”

    略带着遗憾的尾音落下,柯达剧院内先是一瞬寂静,仿佛连水晶吊灯折射的光都凝固了。

    随后,丹尼尔·刘易斯从《血色将至》的席位上第一个站起身——

    这位刚斩获影帝的“三冠王”演员双手高举过头,鼓掌的力道让西装袖口绷出凌厉的褶皱。

    他的动作像一记无声的号令,玛丽昂·歌迪亚、汤姆·汉克斯、哈维尔·巴登等人接连起立,前排的黄金区域顷刻间连成一片浪涌。

    斯皮尔伯格、李安、昆汀、马丁·斯科塞斯,所有人一边鼓掌一边向洒然下台的青年导演行注目礼。

    二楼包厢的默多克皱了皱眉,福克斯可以阻止《历史的天空》在奥斯卡的大获全胜,但身旁的邓温迪已无法阻止这场蔓延的声援。

    除却学院的老白男评委不谈,好莱坞演员和导演们从来都是最左的力量,一向高举反战大旗。

    这要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大萧条与大罢工时期,也是好莱坞诞生的初期。

    等时间进入到50年代,好莱坞又因为当局的“麦卡锡主义”饱受打压,卓别林流亡、好莱坞十君子入狱。

    这种迫害反而强化了行业的左翼价值观反弹,一直到60年代的的反越战运动和民权运动,好莱坞彻底左倾。

    譬如曾自掏腰包为《华氏911》站台的肖恩·潘,现在就站在座椅上吹着呼哨,表达自己的支持。

    现场的《综艺》、《好莱坞报道者》等记者已经迫不及待地记叙下关于“路憾失最佳影片,全场起立鼓掌声援”的标题。

    今天这场因为罢工而预算奇缺的奥斯卡颁奖典礼,终于有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经典场面了。

    也许前排唯二面色讪讪的就要数《老无所依》的科恩兄弟了。

    对比后世他们在最佳影片上的压倒性优势夺魁,今天这个小金人似乎拿得有些别扭。

    这种别扭一直持续到最后的获奖感言——

    科恩兄弟走上台时,乔尔·科恩的嘴角绷得比德克萨斯州的边境线还直。

    导播切了个近景,这位向来以冷幽默著称的导演,此刻连标志性的八字眉都忘了抖动。

    一番例行的感谢,即便台下也依然有掌声送上,这两个六十多的老头还是面色讪讪。

    忽视公关因素,《老无所依》拿到奥斯卡也算当之无愧,只是这一届的《历史的天空》挟柏林金熊的风雷之势而来,却倒在了价值观的偏见之下,令人惋惜。

    弟弟伊桑·科恩接过哥哥的话筒,说了一句兄弟俩经典的“我们要继续拍电影了”,随即在掌声中下台。

    俩老头交头接耳地走下舞台,特意走到第二排《历史的天空》剧组边上和路宽拥抱。

    后者早已起身相迎,微微前倾的姿态像在调试摄影机焦距,将兄弟俩映在眼底的讪讪与真诚都收进景深。

    “《历史的天空》令我们泪流满面,它终将获得应有的评价。”

    “谢谢,恭喜《老无所依》拿到最佳影片,这是西部片的大成之作,二位值得这个荣誉。”

    被现场媒体记者捕捉的这一幕,应该会成为艺术的佳话,和对西方式偏见的讽刺。

    迄今为止最寒酸的一届奥斯卡接近尾声,包括昆汀、斯皮尔伯格、李安在内的导演,刘易斯、朱迪·福斯特等演员都找到路宽握手致意。

    “我的父亲是苏格兰人,《勇敢的心》是他的最爱,这种民族伤痛我能够理解。”

    刘易斯对这位中国导演很有好感:“我回去会发一条推特,希望这能给你们的电影提供帮助。”

    “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