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日程很紧密,德国人又比较严谨固执,不好先上车再补票,于是作罢。
“我来给你详细介绍下这笔基金吧!”
丁格尔很看重这位声名显赫的中国导演,基金也需要这样名望的人来打响招牌,才能从好莱坞的虎口夺食。
“这笔基金是德国国家财政的拨款,只要影片在德国本土拍摄,进入基金计划的电影,每花费1欧元,我们dFFF会返还20美分。”
“根据影片申报的完税担保材料,我们最高可以提供低利率的贷款,最高可触及40%的资金上限。”
丁格尔说得很别扭,主要是考虑到外汇汇率的浮动,不好统一货币单位。
真正计算下来,按照当前的汇率,这个拍摄的返点大概在14%左右,但也是有上限的,不然很有可能被某个互联网科幻片巨无霸剧组生吃。
“去年我们花费了8000万美元左右,支持了90多部长片和纪录片的拍摄。”
“其中沃卓斯基兄弟《黑客帝国》之后的第一部长片《急速车手》,跟他们两年前的《V字仇杀队》,都是在德国牌制片厂贝尔贝斯格制片厂拍摄的。”
“我们前后一共提供了超过2500万美元的资金支持,德国每个州还有单独的退税政策,组合起来非常优厚。”
丁格尔只是提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剧组,其实这几年德国人吃一堑长一智,很是从好莱坞和加拿大抢了不少剧组。
除了沃卓斯基姐妹,还有《300壮士》、克里夫欧文的《国际组织》、凯特·温斯莱特的《阅读者》等等。
当然,这是一个互惠互利的过程。
越大的剧组开支越高,在德国当地的消费和购买能力就越强。
根据德国联邦电影局的计算,在设施和电影基地最多的巴伐利亚州,这个投入和产出比高达450%。
dFFF每提供1.5美元的的资金,剧组平均在当地能支付6.7美元左右的物资和服务。
陆洋和郭帆听得面面相觑。
作为泛亚电影学院的学生,也算是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过了,对于电影资金的获取难度心知肚明。
从国内到国外,像他们这样初出茅庐、几乎一部作品都没有的青年导演,想拿到处女座的第一桶金难于登天。
就算是亚影的学生,毕业后也不是都有拍长片的机会。
每个人需要提交剧本和勘景过后的预算书,等待由院方和中国问界、韩国希杰、日苯东宝三家大金主的认投。
不过话说回来,郭帆也挺好奇只比他小一岁的路首富,当年是怎么积累到《爆裂鼓手》的拍摄资金的?
只是跟谁都没问出个所以然来。
在陆洋和郭帆心里,现在这位德国电影局局长放下身段,主动来送钱,显然是看在路老板的面子上。
如果有合适的片子可以放在德国拍,相信会是个绝佳的选择。
只要有大制片人领头立项,拿完片担保解决部分资金,再来德国用低息贷款,结合返点和地方政府退税,未必不能做到当初《异域》那样的大杠杆。
特别是国内外的问界连年扩张,如果能有一泓活水来解解渴,当真是舒服得紧。
两个初出茅庐的新手导演暗暗思忖,没想到大老板上来就打了他们的脸:“谢谢,丁格尔局长,不过我们不太能用得到。”
丁格尔愣了一下,科斯利克也愣了一下。
还有人送上门的钱不要的?
这样的人不存在,更不会是路老板。
如果刘伊妃现在明眸善睐地坐在边上,第一时间就知道不是他不要。
是想要得更多。
丁格尔讪讪:“路,是不是我解释得不够清楚,我们的条件在慕尼黑这些退税高的地区,可以比得上新西兰和加拿大了。”
“丁格尔先生,你们忽略了一件事情。”
“什么?”
路老板微笑道:“金融危机。”
“按照你们的申报要求,拍摄资金的支付和返利、退税都是用固定货币类型来结算。”
“去年1欧元大概兑换1.32美元,到今年这个数字是1.48左右。”
“我们剧组来了德国,按照你们的投资约定要兑换成欧元,美元持续贬值的预期非常强,这不是一笔好生意,丁格尔先生。”
“如果你们只是提供这样的条件的话,对于规模较大的剧组,在加拿大和新西兰会比德国条件更好些。”
郭帆和陆洋在一边听得惊疑不定,他们从没执掌过一个剧组,特别是跨国剧组,目前的视野还没有覆盖得这么广,考虑问题自然也没那么周全。
事实上,2008年初,次贷危机的发展还没有进入白热化阶段。
3月份的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崩盘,美联储紧急提供贷款驰援,这是吹向“战斗号角”的开始。
等到7月美国两大住房抵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