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华娱:从神棍到大娱乐家 > 第四百零四章 小刘为夫纾困

第四百零四章 小刘为夫纾困(2/5)

这把枪这么废物,这么多历史常识问题的错漏,你拍尼玛的电影啊?

    历史题材剧本,连基本跟史实的吻合都做不到,就跟写历史频道乱弹琴一样,是不会有说服力的。

    百田尚树发现自己真的“上树”了,有些进退失据的窘迫。

    身后同行们的窃窃私语,上下打量这位《产经》评论员的目光,都有若实质地叫他难堪。

    “百田记者?百田记者?”刘伊妃“善意”地提醒年过半百、鬓角灰白的右翼记者:“你如果还有问题,不妨回座位坐着讲,但最好遵守现场秩序。”

    少女睫毛轻颤,颊边梨涡若隐若现,分明是娇憨模样,吐出的字句却绵里藏针。

    居文沛总算寻着了机会,同一帮华人媒体一起鼓噪施压,驱退了老记者。

    百田尚树脸皮比城墙还要厚,对着台上剧组、台下记者们分别鞠躬:“我保留我的意见,至于刘小姐指出的问题,我会再研究,打扰了!”

    说着径直离开了采访现场。

    最遗憾还是西方媒体。

    除了专业的电影媒体外,这里面其实也不乏索尼、东芝、丰田等企业暗中联系的墙头草。

    如果刚刚真的能“两败俱伤”,或者辩出个有争议的局面,他们就能不费吹灰之力地写就雄文。

    特别是路宽,随着奥运会的临近,他现在是很多西方媒体的靶子。

    譬如今天现场第一排的德国顶级媒体《明镜周刊》,在后世5月刊登《北平的谎言》一文,言称东大通过奥运粉饰任权问题。

    法国最权威的电影类综合媒体《费加罗报》,也是戛纳影展的官方合作新闻媒体,在奥运火炬在巴黎传递期间被暴徒袭击时,把袭击者描述为“自由卫士”。

    北美的《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纽约时报》自不必提,都是老黑子了。

    因为路宽的身份、财富、名望、地位,以及六七年以来在国内外编织、串联起来的利益网络,他免受了很多攻击和困扰。

    但就像他在电影中所讽刺的,整个西方对于正在崛起的东大的昭彰的恶意,显然也是无处不在的。

    这并不以他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只要你肩上扛着总导演的头衔,只要你代表了国家利益,就永远是舆论工具的靶子。

    一旦他犯错,不说别人,新闻集团转瞬即至。

    今天现场路老板不得已的沉默是明智之举,只不过现在的他,也远不是从前孤军奋战的他了。

    刘伊妃是个聪慧的女子,在洗衣机主观、客观的打击、磨炼下,特别是这两年经历、见识的多了,成长极快。

    一幅他精心绘就了七年的画,中途自己醒悟过来跳出了画框,再与他结合时,已经拥有了完满、成熟的灵魂。

    也算是曲线救国了。

    百田尚树败退,小情侣的目光在镁光灯下短暂相接。

    刘伊妃冲男友微不可见地挑挑眉邀功,台下的快门声骤急如雨,把路宽微笑的表情收束在镜头中。

    小鬼子打岔了几分钟,柏林影展的新闻官继续点名。

    国内期刊《电影艺术》记者吕松:“路导,借着刚刚的话题继续讲,我们其实之前通过您和陆钏导演两位的剧本对比,除了对待历史细节的还原存在差距外,其实在镜头设计也有很大的差别。”

    “陆钏导演剧本的很多关于战争和日军的镜头设计,都比较。。。”

    吕松斟酌一下:“都比较雄伟吧可以说,请问路导对于您和他的镜头设计,特别在敏感的战争、屠杀场面上,有什么看法。”

    《电影艺术》是国内隶属于文联旗下电影节协会的专业电影杂志,很具有学术性、权威性、行业代表性。

    仅从这位记者提出的问题来看,就显然不是居文沛那种面向大众的科普型电影媒体可比的了。

    面对的对象不同,媒体分工自然也不同。

    后世太郎的《金陵!金陵!》争议颇多。

    暂且不去提他杜撰出的“角川”一角这个最大的争议,仅就太郎的镜头语言来看,也是耐人寻味的很。

    譬如他设置了日军跳舞祭祀的戏份,镜头中的鬼子们队列整齐、活力四射,面容青春洋溢;

    再譬如他镜头下的行军、队列、军号仪式等都雄壮开阔,不乏仰拍的角度去诠释刻画,加上冷峻的画风,俨然一副“帝国之黎明”既视感。

    这究竟有没有问题?

    从艺术的角度看,这可以解释为展现侵略者的复杂性,拒绝脸谱化,超越“二元对立”的历史反思。

    但关键你太郎是个中国导演啊?!

    就像电影中何泽慧院士在自传中所述——科学没有国界,在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

    一定程度来讲,对于电影这种文化产品,导演在拍摄立场上的歪屁股,比很多领域的落后都要可怕。

    在这个问题上,因为前世养母曾文秀被牵扯进某文艺界的运动中,路宽自然是有深刻认知的。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