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快.
这倒是让太学院那帮老师有些为难了.
因为白天的学生不会太多,大多出去赚钱去了,倒是晚上,都会回来.
但回来之后,也是一个个累的够呛.
特别是晚上,一个个呼噜震天响,总不能把学业荒废了啊.
赵峰想了想,这些可都是好苗子,也确实不能不让他们学习.
所以赵峰安排下去,每天上午,这些学生可以学习,不算旷工,照样有工资拿.
另外就是这些学生学习的内容,也要适当改一改了.
之前这些学生,大多都在学习儒学.
说实话,在赵峰看来,华而不实,太过片面.
根本就没有把如何治理好城池,如何管理百姓这些讲出来.
当然,其实太学院那些老师也不懂如何真正变成实干家.
所以赵峰安排荀彧去讲课,三天一小讲,五天一大讲.
以事实情况为例子,教导这些学生.
而徐晃,杨奉等人,也会以武将身份,去给这些学生讲课.
教导这些学生,如何防御城池,如何调动民夫.
书上的东西,,特别是儒家的东西,都有点浮夸,不太切合实际.
真正做官之后,学的那些东西,大多数也用不到.
其实看看当代的这些大儒就能明白.
一个个把儒学研究的明明白白,但真到了官场,狗屁不是,几乎没有一个能拿得起来.
孔融,之前被安排到青州当太守.
那叫一个民不聊生.
因为儒学,讲究的是等级制度,这些所谓的大儒,觉得自己士族,觉得高人一等,对底层的百姓,往往不上心.
官员对百姓不上心,那百姓对官员怎么可能上心特别是有黄巾起义在前,那些百姓的脑子可都活泛多了,不再是以前任劳任怨的老黄牛.
真逼急了,那可真造反啊.
经过两三个月,的教导,颇见成效,荀彧,徐晃等人对这帮太学生也是多有夸赞.
都是一些聪明人,之前没用对地方而已.
荀彧甚至还打算从几个学生中,挑选几个好的,到府衙历练历练.
赵峰觉的这个注意不错.
就当实习一样,多看多学,等到自己治理一方城池的时候,就会得心应手.
赵峰给太学院的学生传了一条消息.
学生里面谁表现的好,他会举荐天子,直接让那个人当河东太守.
这一下,这帮学生看炸窝了.
河东太守啊,这岂不是一步登天一下就变成两千担的大官赵峰给他们三个月时间.
由荀彧,荀攸,郭嘉,孙波几个人当评审,从学生里面进行挑选.
看着像是闹着玩,但赵峰还真没闹着玩,而是真打算派遣一个人到河东担任太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