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 第四百零一章 老成谋国文潞公!

第四百零一章 老成谋国文潞公!(1/4)

    延安府。

    烛火摇曳,苏允眉头紧锁,在房内来回踱步。

    平子澄快步走近,拱手行礼后,神色凝重地说道:“先生,学生有要事汇报。”

    苏允点头道:“是文潞公来西北之事?”

    平子澄脸色沉重点头道:“文彦博到了河中府后,动作频频,已对咱们构成极大威胁。”

    苏允目光如炬,紧盯着平子澄,沉声道:“细细道来!”

    平子澄赶紧道:“我们的情报人员察觉到有大批的人员乔装成商人、流民,混入延安府。

    他们四处打探消息,想必是在收集咱们的兵力部署、军事行动,甚至连内部矛盾都不放过。

    这些人应该就是文彦博派来的,都说文彦博老奸巨猾,果然这一出手便是不同凡响!”

    苏允闻言笑了起来,道:“好个文彦博,果然老谋深算!这些情报一旦被他掌握,咱们的一举一动都将暴露无遗。

    不过倒也是可以理解,文彦博可不是赵卨那草包,这位可是真正打过仗平过叛的。

    庆历年间,王则充分发动贝州、冀州、德州、齐州的士兵和农民叛乱。

    于庆历七年冬至,正式发动起义,攻取贝州后,王则建国安阳,自称东平郡王,以张峦为宰相,卜吉为枢密使。

    庆历八年正月,仁宗皇帝以文彦博为河北宣抚使,以明镐为副使,领军围攻贝州,镇压起义。

    随后不过六十五天,王则等人便被押至开封明正典刑,可见文彦博此人之能力。

    不过倒是不必怕他,虽说文彦博有过镇压贝州起义的经历,但如今的大宋,早已是千疮百孔,他纵有通天本领,也独木难支。

    朝堂之上帝后相争,双方明争暗斗不断,政令难以统一。

    文彦博身为臣子,每次上奏都要在二者之间小心翼翼周旋,稍有不慎,便会陷入宫廷纷争,引得一方猜忌。

    如此一来,他又怎能心无旁骛地指挥作战?

    而赵卨率禁军抵达河中府后,放任士兵掠夺百姓,致使民怨沸腾。

    即便文彦博接手后进行整顿,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短时间内恢复军队士气,重塑百姓信任,谈何容易?

    况且,朝廷不重用章楶这等经验丰富的老帅,反而担心他向我们投诚,用没有作战经验的刘挚来夺取了章楶的权力,呵呵,天助我也!”

    说到此处,苏允脸上浮现出哭笑不得神情,道:“此事对我们总是好事,不过我总是想起当年我效力大宋时候,他们这些人亦是这般拖我后腿,便觉得又是痛恨又是无奈,忍不住便要苦笑。”

    平子澄笑道:“这不就是我们为什么要推翻宋朝的原因么,赵家人这般愚蠢,正该让我们去取代他们,振兴我们煌煌中华,重现汉唐雄风!”

    苏允闻言笑着点点头道:“没错,对我们来说自然是好事一件。

    清澜,接下来的布置一下,文彦博此人虽经验丰富,却也并非无懈可击。

    他习惯凭借过往经验制定战略,这就容易陷入思维定式。

    之前咱们放出东路重兵的假消息,他便不假思索地调集重兵前往东路,这就是明证。

    再者,他年事已高,精力大不如前,长时间的战事消耗,身体能否支撑,也是个大问题。

    接下来你在情报上多做些布置,给文潞公多增加一些工作量。”

    平子澄闻言眼睛一亮,笑道:“明白了,先生,接下来一个月时间内,文潞公派来的间谍,每天都会收到大量的有价值的情报。

    这些情报都非得让文潞公亲自思考处理,嘿嘿,以文潞公的岁数,一个月时间,便足以让他积劳成疾了!”

    苏允笑着摇摇头道:“倒也不求他因此积劳成疾,只是让他老迈的脑袋多劳动一下,迷惑一下他,让他没有办法做正确的指挥就算不错了。”

    ……

    却说文彦博,在短时间掌控住河中府的数万禁军之后,便将目光投向秦风路、环庆路、鄜延路、永兴军路的军队。

    河中府的中军大帐内,烛火明灭跳动,将文彦博的身影拉得忽长忽短。

    这位久经沙场与朝堂风云的老臣,眉头紧锁,目光紧紧盯着悬挂在营帐中央的军事地图。

    地图上,代表苏允叛军的红色标记如毒瘤般盘踞在延安府一带,而环庆路、鄜延路、永兴军路等地的宋军标记则分散各处,形同一盘散沙。

    文彦博微微叹了一口气。

    西北战局已经是愈发严峻。

    苏允击溃环庆路张猛军,更是吞并了种朴三万大军,因此实力大增,如今已经有十万大军矣!

    以那苏允的能耐,有十万大军在手,整个西北危矣!

    大宋江山也将岌岌可危矣!

    此时若不尽快整合各路军队的指挥权,还是这般一盘散沙的局面的话,等苏允将三万宋军尽数消化,到时候关中危矣!

    文彦博心里很明白,延安府不过是苟全之地,想要争天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