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 第四百零一章 老成谋国文潞公!

第四百零一章 老成谋国文潞公!(2/4)

苏逆必然要全力拿下关中!

    文彦博紧紧盯住舆图关中位置,沉思良久后,文彦博缓缓走到案几前,提笔蘸墨,开始撰写公函。

    他的笔触沉稳有力,字里行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西北诸路军镇节帅钧鉴:

    今苏允叛逆,据延安府为巢穴,纠集逆党,肆意侵扰。

    其势如燎原烈火,迅速蔓延,环庆、鄜延、永兴诸路皆受其害,百姓惨遭屠戮,城寨接连沦陷,大宋西北防线危如累卵。

    若不及时扑灭此叛乱,叛军必将长驱直入,中原大地亦将陷入生灵涂炭之境,我大宋数百年基业,恐毁于一旦。

    本经略使奉朝廷诏令,总领西北军事,旨在整合各路军马,一举平定叛乱,恢复西北太平。

    诸位将军,皆为大宋肱股之臣,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当此国家危难之际,理应为国效力,听从统一指挥,共御叛军。

    自即日起,环庆、鄜延、永兴等诸路军队,务必无条件听从本经略使的调度指挥。

    此举并非为了揽权,实乃平定叛乱之必需。

    唯有各路军队协同作战,方能形成强大合力,克敌制胜。

    往昔诸多战例表明,各自为战只会被叛军各个击破,导致战事失利,生灵涂炭。

    若诸位将军能够齐心协力,奋勇杀敌,成功平定叛乱,本经略使定会如实向朝廷奏明各位的功绩,保举诸位升官进爵,赏赐金银田宅,让诸位尽享荣华富贵。

    然而,若有将领阳奉阴违,拒不服从指挥,致使战事失利,本经略使即便舍弃这国公爵位,也要按军法严惩不贷!

    必将其绳之以法,以正军威,绝不姑息!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望诸位将军以大局为重,摒弃私心杂念,听从指挥,奋勇杀敌。

    待平定叛乱之日,便是诸位建功立业之时!

    大宋西北经略使文彦博】

    写完后,文彦博又逐字逐句地审阅了一遍,确保措辞精准,逻辑严密,既能让各路将领认识到局势的严峻,又能感受到朝廷平叛的决心。

    尤其是最后一句,更是显得杀气腾腾——【……若有将领阳奉阴违,拒不服从指挥,致使战事失利,本经略使即便舍弃这国公爵位,也要按军法严惩不贷!必将其绳之以法,以正军威,绝不姑息!】

    这是文彦博的警告:若是不听从指挥,我这个文潞公不做了,也要跟你们杠到底,让你们没有好下场!

    公函拟好后,文彦博立即召集了十余名身手矫健、骑术精湛的士兵,命他们快马加鞭,将公函送往环庆路、鄜延路、永兴军路。

    这些士兵深知任务的重要性,不敢怠慢,接过公函后,翻身上马,消失在了茫茫夜色之中。

    与此同时,文彦博还觉得不放心,于是挑选了十余名幕僚,这些幕僚大多精明强干,有着出众的口才,放在战国时期,必是出色的纵横家。

    这些幕僚不仅对军事战略有着深刻的理解,还善于言辞,能够准确地传达文彦博的意图。

    文彦博将他们召集到中军大帐,严肃地说道:“此次任务至关重要,你们务必面见各路将领,向他们阐明统一指挥的战略意义,以及此举能为各路军队带来的切实利益。

    记住,言辞要恳切,态度要强硬,务必说服他们听从某的统一指挥,若有推诿者,可持我密信,发动起部下杀之!”

    众多幕僚不由得心惊。

    不过他们不敢多说,赶紧带着文彦博的亲笔书信,踏上了前往各路军营的征程。

    文彦博安排了这些事情之后,负手于帐内,脑海中反复推演环庆路的局势。

    环庆路,地处宋夏交界要冲,北控西夏,东接鄜延,西连秦凤,乃大宋西北边防的核心枢纽。

    一旦环庆路有失,西夏与苏允叛军便能连成一片,如潮水般涌入关中平原,大宋的西北防线将彻底崩溃,中原腹地也将门户大开,直接暴露在叛军的铁蹄之下。

    再者,环庆路麾下的军队,素以精锐善战著称。

    自范仲淹、种世衡等名将在此经营以来,环庆军历经大小战事的磨砺,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堪称大宋西北的一支劲旅。

    章楶长期在此任职,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和人格魅力,在军中树立了极高的威望。

    然而,苏允是他的侄婿,这层复杂的关系,难免让文彦博心生疑虑,担心章楶在关键时刻立场动摇。

    而刘挚,虽被任命为环庆路经略使,但其此前主要活跃于朝堂,缺乏实际的军事指挥经验,骤然面对如此复杂的军事局面,能否胜任,实在难以确定。

    想到此处,文彦博眉头紧皱,感觉还是有些坐不住,在书房里来回踱步,终究是起身道:“来人,安排去庆州!”

    当值亲卫听闻文彦博要奔赴庆州,先是一怔,旋即领命而去,着手筹备出行事宜。

    第二日清晨,文彦博带领一支由精锐骑兵组成的卫队,迎着凛冽的寒风,踏上了前往环庆路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